在應對水資源短缺、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等世紀挑戰時,膜技術的戰略作用嶄露頭角。與多數傳統產業發展速度減緩和處于轉型升級的陣痛期不同,膜生物反應器(MBR)作為一種新型高效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從現在起將迎來產值大幅增加的黃金十年。從近期看,預計到2015年,中國MBR累計處理能力將比2013年翻一番。這是中國化工報記者從上周召開的膜生物反應器(MBR)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三屆理事大會暨《MBR產業發展白皮書》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據介紹,《中國MBR產業發展白皮書》是中國關于MBR產業發展的首份權威報告,由MBR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膜工業協會聯合編制。意在系統評估中國MBR產業的競爭力,從而為行業發展和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白皮書指出,雖然我國MBR的應用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非常迅速。截至2013年底,我國已有50多個規模超萬噸的MBR工程投入運行。隨著污水處理標準的不斷提高,預計到2015年,中國投入運行或在建的MBR系統累計處理能力將超過500萬立方米/日,與2013年的累計規模230萬立方米/日相比,增長1倍。
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尤金德說,MBR成功應用于中國城市污水和各種生活污水以及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的處理,并已成為一種很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選擇。目前,中國MBR市場已經成為全球MBR市場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部分領先企業引入風險投資、產業投資等戰略投資,加速整合市場、技術、資本以及人力資源,背靠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在全球MBR產業界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從未來發展看,中國MBR產業面臨良好機遇,包括政策的大力推動和龐大的市場機會。《高性能膜材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膜產業保持快速增長,2015年達到千億元規模;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力爭上市公司達到十家以上;布局若干膜產業集聚區,推動集群創新。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預測,我國“十三五”時期廢水治理投入將達1.39萬億元,其中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達4590億元。在此背景下,膜技術在未來十年間將迎來大發展,中國膜產業將迎來產值大幅增加的黃金十年,并將帶動相關產業迅猛發展。
MBR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日成表示,雖然MBR是個小領域,但其發展已經大大提高了我國污水處理技術水平。隨著各設計院、業主單位等逐步認識到應用MBR的優勢,其未來在中國推廣潛力很大。MBR產業聯盟除了要加強研發外,還要推廣應用MBR,以期在污水處理行業中達到1/4~1/3的市場占有率。
據悉,MBR聯盟成立于2010年12月23日,2013年底獲批科技部試點聯盟。MBR聯盟由碧水源公司牽頭組建,目前已有成員單位22家,聯盟致力于推動MBR行業整體升級。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