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年國際橡膠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李勇武在致辭中稱,近年來,雖然中國橡膠工業的國際影響力得到明顯提升,但由于存在諸多問題,其仍處于全球橡膠工業價值鏈的中低端。
成就與問題并存,仍處產業鏈低端
中國上一次舉辦國際橡膠會議是在2004年。整整十年后,國際橡膠會議再次回到中國舉辦。李勇武對此感嘆道,十年來,中國橡膠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橡膠產品的產量、產值、規模均達到世界前列,中國已經成為橡膠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大國,橡膠工業也為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橡膠制品工業、合成橡膠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9280億元、1292億元,比2003年分別增長了7.7倍和16倍。
李勇武表示,近年來,中國廣大企業以振興民族橡膠工業為己任,不畏困難、積極進取,研發制造新產品、新工藝、新裝備,培育出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企業和企業集團。中國橡膠工業的國際影響力得到明顯提升。
雖然中國橡膠工業十年來的成績不俗,但李勇武顯然對不足之處感受更深刻。他表示,在成績面前,更應該清醒地看到,創新能力不足、產品趨于單一、大品牌較少、產品結構性過剩,加上天然膠和高端合成橡膠產品依賴進口,這一系列問題使得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加大。
據了解,2013年,中國進口天然膠247.4萬噸,對外依存度達到近80%,比2003年提高十個百分點;進口合成橡膠達154.5萬噸,貿易逆差40億美元。
李勇武說,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橡膠工業還存在較大差距,仍處于全球橡膠工業價值鏈的中低端,總體表現大而不強。
綠色、創新、發展,未來空間會更大
目前,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使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李勇武認為,中國橡膠工業也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發展特點。這些特點突出表現在:發展速度由高增速向中高增速轉變;發展動力由投資拉動向創新拉動轉變;產業結構由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轉變。
他表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活力和動力會進一步增強,而這也將為橡膠工業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
據了解,2014年國際橡膠會議的主題是“綠色、創新、發展”。李勇武認為,這個主題與中國橡膠工業未來發展的道路完全一致。綠色是未來發展的基本前提,創新是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持續健康發展是全行業追求的最終目標。
他說,中外橡膠行業有很強的差異性和互補性,未來合作潛力巨大。國際橡膠會議為全球橡膠工業的交流搭建了一個高端平臺,有力促進了橡膠工業的國際合作,中國廣大企業和科技工作者會因此而受益。
在致辭發言中,李勇武還寄語,希望與會專家和代表圍繞此次會議的主題,結合當前行業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深入開展交流與探討,認真分析行業發展前景與趨勢,提出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為中國及世界橡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