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修訂并發布了新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并將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該目錄共有1399條,維持了2005年本的分類特點,仍分為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2011年本指導目錄有鼓勵類750條,限制類223條,淘汰類426條。其中,在淘汰輕工類的落后產品第6項明確寫著:“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2010年5月,全國首例食品包裝質量安全消費維權案,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將北京老邊餃子館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金源麗餐飲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最終以原告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勝訴塵埃落定,此次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隨后,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多次發布關于“一次性塑料餐盒專項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地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迅速組織開展一次性塑料餐盒專項整治檢查。
據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介紹,發泡餐盒雖已經歷了十一年的禁用歷程,但仍不能完全被淘汰。有些不法企業使用進口廢塑料與熒光增白劑等有毒有害原輔材料,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并銷往全國各地。實際上,2005年國家發改委曾在第40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中,已經明令淘汰輕工類的落后產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但2010年的《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中并未提到淘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項。董金獅透露,去年該目錄一出,就有一些企業向他咨詢是否又可以繼續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事。
此次新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又將“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列入淘汰輕工類的落后產品中,對此,董金獅表示,這樣一來,明確將“一次性發泡餐盒”歸到淘汰輕工類的落后產品中,政策正確引導,對企業來說是件好事,與此同時,一次性餐飲具行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
行家分析,《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以下特點:其一,力求全面反映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方向內容。鼓勵類新增了新能源、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綜合交通運輸、公共安全與應急產品等14個門類,其中新增的“公共安全與應急產品”類,共有35個條目,涵蓋了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裝備和救援服務的主要領域;限制類新增了民爆產品門類;淘汰類新增了船舶和民爆產品等門類。其二,更加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例如,為體現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在裝備、汽車、船舶門類中,新增了重大裝備自動化控制系統、高速精密軸承、軌道車輛交流牽引傳動系統、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以及海洋工程專用作業船和海洋工程裝備的條目;在紡織門類中,在高新技術纖維及應用條目的表述上明確提出鼓勵具有自主創新技術和環保工藝的生物質纖維產業化、高性能纖維及制品(復合材料)以及產業用紡織品的開發和生產。其三,更加注重對推動服務業大發展的支持。《目錄(2005年本)》中,服務業基本都歸在鼓勵類中的“其他服務業”類,共33條。此次修訂,重新劃分了類別,新設了“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7個門類。服務業鼓勵類條目增加到112條。其四,更加注重對產能過剩行業的限制和引導。限制類條目設置上加強了對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產業的限制,從產品規格、參數和生產裝置規模等方面分別對限制范圍進行了比較明確的界定,提高了準入標準。
其五,更加注重落實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在相應的生產和消費環節中,都增加了相關內容。例如,在“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門類中,新增了“廢舊物品等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與設備開發”、“廢舊機電產品的再利用、再制造”等條目,在幾乎所有制造業門類中均增加了清潔生產工藝、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等方面的內容。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