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廳日前在舟山組織召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驗收會,杭州水處理中心獨立承擔的“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日產10萬噸級膜法海水淡化國產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3個課題1.25萬噸/日單機集成技術及10萬噸/日工程總成技術研究、能量回收單元裝置的開發以及海水淡化用膜產品制備技術開發獲得專家組好評,并通過驗收。
其中,1.25萬噸/日單機集成技術及10萬噸/日工程總成技術研究課題自主開發了1.25萬噸/日反滲透海水淡化單機裝置以及大型臥式濾器、10萬噸/日工程總成關鍵技術,集成了海水取水、預處理、反滲透和產水后礦化處理等工藝,在舟山六橫建成單機1.25萬噸/日反滲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并實現穩定運行。該裝置是目前國內建成的最大的反滲透海水淡化單機裝置,噸水能耗為2.6kWh/m3,為國內海水淡化系統能耗新低,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課題形成的海水淡化技術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已承接了伊朗、菲律賓、印尼、沙特和突尼斯等國的8個國際海水淡化項目,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能量回收單元裝置開發課題自主開發了處理規模為320噸/時的新型能量回收裝置。該裝置具有高壓密封好、泄漏少、能量回收效率高、系統壓力脈動小、運行平穩等特點,已在舟山六橫水務有限公司5000噸/日海水淡化系統應用,是大型海水淡化系統中首次示范應用的國產能量回收裝置,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該能量回收裝置具有安裝和拆卸方便,運行過程中震動和噪音較小等優點,流量和耐壓均達到使用要求,能量回收效率高達90%以上。與之前采用的進口同類型產品相比,性能更穩定,價格更實惠,完全可以替代進口產品,拉低了國外設備售價,打破了國外公司對我國海水淡化工程能量回收裝置市場的壟斷。
海水淡化用膜產品制備技術開發課題通過對原材料、制膜配方、工藝條件、卷制技術及檢測與制造關鍵設備等研究,開發出海水淡化用反滲透復合膜產品,膜片制作和元件卷制成品率分別達到92.6%和92.2%,單支膜元件生產制造成本降低16.1%,反滲透海水膜元件脫鹽率達到了99.71%。同時該課題還建成了具備年穩定生產10000支8040膜元件能力的生產線,課題實施過程中生產的882支海水淡化反滲透膜元件成果應用在舟山六橫島1.25萬噸級反滲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中,系統產水量和脫鹽率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