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單位承擔的海洋功能天然產物規模化制備與利用評價技術項目,日前通過“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辦公室組織的技術驗收。
通過該項目的組織與實施,形成并壯大了我國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研發團隊,項目組所研發的產品產生了較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為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該項目分為4個課題,其中海洋生物候選藥物成藥性評價技術課題完成了10種海洋生物來源的小分子候選藥物的規模化制備和成藥性評價研究;海洋微生物大規模發酵制備候選藥物關鍵技術課題以5株產6種藥物候選物的海洋微生物為對象,建立了500~1000升規模發酵技術和化合物規模化制備技術,批次發酵產量達到百克級以上水平;新型海洋生物酶制品開發課題優化了3種海洋生物酶產業化技術并建立了10噸以上規模發酵生產線,研制了4種新型酶制劑,完成了5種新型高值海洋生物酶的中試研究;新型海洋生物農用制劑產品開發課題建立了2種年產千噸級和1種百噸級農用制劑產業化生產線,獲得了6個農藥/肥料登記證,并進行了30萬畝次以上的示范應用。此外還完成了3種新型海洋農用制劑的中試研究,獲得了3個農藥/肥料登記證和1個臨時登記證。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