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國家明令限期整改和淘汰的落后產能,由于投入少,原料成本有優勢,“錢”景好;另一方面,國家鼓勵的先進工藝,卻因為投入大,當前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產品利潤低。二硫化碳當前遇到了這樣的尷尬。9月3日二硫化碳企業聚首北京尋求突圍。龍頭企業表示,雖然艱難,但還要舍小利顧大局。
據了解,作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險化學品,二硫化碳雖然是個小行業,但國家對其監管很嚴。生產工藝依據原料劃分主要有木炭法、焦炭法和天然氣法。2013年5月1日起《二硫化碳行業準入條件》正式實施,要求淘汰污染嚴重、工藝落后的木炭法生產裝置,并規定在2015年5月1日前淘汰以焦炭為原料的間歇法生產裝置。
“行業準入條件實施后,有近20萬噸木炭、焦炭法二硫化碳生產企業關停。但隨著市場條件的改變,下游主要用戶黏膠纖維及橡膠助劑行業效益不好,加上天然氣漲價,使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放慢。”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二硫化碳分會會長、上海百金化工集團董事長孔慶然介紹說。
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二硫化碳行業目前的處境非常尷尬。一方面國家鼓勵采用先進的天然氣法生產工藝,但沒有配套的鼓勵機制和措施,相反天然氣不斷漲價,給天然氣法二硫化碳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困難;另一方面,二硫化碳本來就產能過剩,但被要求限期淘汰的焦炭法工藝項目,由于投資少,回報快,原料便宜,目前不僅淘汰慢,而且有擴能趨勢。
據介紹,新上1套5萬噸/年天然氣法二硫化碳裝置,一般要投入1億多元。但焦炭法所需反應爐可以逐一建設,投入幾十萬元就可以邊生產邊擴產,加上原料成本優勢,其產品噸成本比天然氣法要低近千元。所以一些企業從單純追求效益的角度出發,不愿意放棄這塊產能。
但據了解,由于目前焦炭法都是間歇式生產,采用無組織排放,在生產、停爐、開蓋、加料過程中避免不了有毒有害氣體二氧化硫和硫化氫等的排放,帶來了安全環保問題。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吳明鈺強調,全行業一定要以國家發展大局為重,以對國家和社會負責的精神,主動搞好轉型升級,不得有任何投機和僥幸的心理。他說,困難是暫時的,全行業應團結一致,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升級。
孔慶然表示,上海百金化工集團將帶頭淘汰落后產能。“我們目前總產能是24.4萬噸,其中還有7萬多噸焦炭法落后產能,不管多賺錢,我們堅決要淘汰掉。”
遼寧瑞興化工集團副總裁周新剛對中國化工報記者說,企業落后產能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關停了,目前產能超過23萬噸全部是天然氣法生產。他說,嚴格落實準入條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大清潔生產推行力度已成為行業最緊要的工作。
山西汾陽星宇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應玉也表示,公司目前已開始建設6萬噸天然氣法二硫化碳項目,將逐步淘汰原來3萬噸的焦炭法產能。
焦炭間歇法二硫化碳企業也表示,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以適應國家環境保護和行業準入的要求。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