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美國《化學周刊》披露,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但是業內人士仍然看好中國市場。中國化學工業還在快速增長,仍是全球化學工業的發展引擎,吸引跨國化工巨頭加大投資力度。同時,中國正在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預計未來10年煤化工在中國化工市場所占的份額將大幅增加。
雖然降溫增速依舊較高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在放緩,但是中國化學工業仍保持較高增速。
IHS預計,2014年中國GDP增速為7.4%,而2015年和2016年將降至7.2%。IHS表示,中國的經濟正受到政府主導的一些微刺激計劃和出口恢復的支撐,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7月,化工行業投資8335.6億元,同比增長10.9%,比上半年提高0.5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4.89萬億元,同比增幅10.7%,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2157.73億元,增長9.5%,比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根據中國2014~2020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到2020年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將達到60%,這意味著中國城鎮居民人口將新增逾1億人。中國新建建筑中的綠色建筑比率將從2%大幅提升至50%。此外中國高鐵正在快速發展,這些趨勢將給化學工業帶來巨大的市場商機。
市場前景仍被看好
在中國已經投入大量資金的全球領先化學公司堅定地認為中國市場需求仍將強勁。巴斯夫亞太區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長侯宇哲表示,中國仍將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GDP增速仍然將超過7%,而且這一增長速度的基數比5年前要大得多,這對巴斯夫來說仍然有著非常巨大的吸引力。侯宇哲指出:“今年二季度,巴斯夫在亞太和中國的業務表現較好,雖然市場環境仍然存在挑戰和波動,但是我們預計下半年的表現將保持健康,我們對于2020年大中華地區的銷售收入目標維持不變。”巴斯夫公司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大中華地區的銷售收入達到約120億歐元(158億美元),而2013年為55億歐元,2012年為51億歐元。
陶氏化學表示,中國經濟正在逐步從投資和出口驅動增長模式轉向國內消費驅動增長模式,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是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增速仍然相對較高。陶氏化學大中華區總裁黃祝齡表示:“中國將繼續為化工企業提供眾多機遇,因為該國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以及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但是也將面臨挑戰。盡管中國化學工業的生產能力正在繁榮發展,但是正面臨缺乏原材料和資源的挑戰,依賴于進口。”
瓦克大中華區總裁林博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轉變,瓦克產品面向的是消費品領域。雖然中國GDP增長放緩,但積極因素依然存在,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新興產業出現等為化學品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
在華投資還將加碼
跨國化工公司正進一步加大中國市場的投資以受益于中國化工市場的增長。巴斯夫公司在2013年6月宣布,2013~2020年,公司將在亞太地區投資100億歐元,大部分將投資在中國。
8月20日,涂料生產商阿克蘇諾貝爾公司投資4400萬歐元的裝飾漆生產基地在成都市邛崍羊安工業園區奠基。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唐博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相比中國來說,全球有更多國家增速放緩得更多,因此中國經濟增速依然是全球最快的,因此將堅定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信心。
今年,瓦克產能擴建項目將同時在南京和張家港展開。在南京,瓦克正在著手擴建可再分散乳膠粉的產能,使目前3萬噸的年產能翻番。在張家港,瓦克有機硅綜合生產基地目前正在擴大有機硅乳液的產能。
巴斯夫表示,公司將深化與合資伙伴的合作。巴斯夫與中國石化在南京的石化合資公司揚子巴斯夫位于南京的丙烯酸和超吸水性樹脂(SAP)裝置已經于今年4月份建成投產,而一套新建的丙烯酸丁酯裝置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投產。巴斯夫今年3月宣布,公司將在南京化學工業園現有全資生產基地內,新建一套世界級的特種胺生產裝置。該裝置計劃于2015年底投產,主要生產二甲基胺基丙胺(DMAPA)和聚醚胺(PEA)。
中國當前是陶氏化學第二大國際市場,未來仍將是公司業務增長的重要市場。2013年陶氏化學在大中華地區的銷售收入達到45億美元。陶氏化學表示,公司在中國的戰略是通過關注關鍵市場加速增長,開發針對食品安全、糧食安全、能源效率、可持續性和基礎設施的解決方案。公司將繼續與客戶、價值鏈合作伙伴和當地政府進行合作,專注于技術差異化、創新、和地理擴張。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