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與全球水循環回收和再利用解決方案技術研究協會(GWSTA)日前宣布,開發出一種新的水處理系統,可將海水淡化與來自污水處理廠的循環水集成在一起。在設置于日本北九州市水處理場的設施中,該系統節約能源30%。
該工藝的脫鹽過程部分采用了來自污水處理過程回收的水,減少了海水撤回,從而降低了環境負荷。該組織稱,對于水稀缺的地區,該系統是一個最佳的水處理方案。
在驗證裝置中,污水首先通過膜生物反應器(MBR)進行預處理,流率為1500萬立方米/天;然后水在低壓反滲透(RO)膜系統中進行處理,使水可用于工業應用。來自反滲透過程的低濃度鹽水然后與海水混合,通過超濾進行預處理,然后用作中壓反滲透膜系統的給水。海水用來自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低濃度鹽水進行稀釋,使其可用于中壓反滲透脫鹽。其最終結果是可節省30%以上的動力消耗,這是因為與高壓反滲透系統相比,泵送水需要的電力減少。海水的稀釋也減少了所需的UF處理的規模,從而降低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