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發布。《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包括石化、新材料在內的六大千億元新興產業。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表示,云南將挺起工業脊梁,引領全省產業轉型發展。
據了解,2013年,云南省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在全國的占比分別僅為3.3%、2%、1.9%;全省工業化率為32.1%,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94個百分點;工業結構單一,全省經濟過于依賴煙草和原材料工業。秦光榮說,云南要跨越發展,關鍵在產業,核心在工業,工業興則云南興,工業強則云南強。
根據規劃,云南將依托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堅持全產業鏈、園區化發展思路,采用先進、清潔的工藝技術,加快發展石化深加工產業鏈,最大程度釋放資源價值效應,建成產業鏈完備的新興石油煉化基地;同時耦合發展煤化工、鹽化工、生物化工,以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專用化學品和基本有機原料等為重點,推動延伸發展精細化學品、紡織品等終端產品。計劃到2017年,全省石化產業銷售收入凈增600億元以上,2020年達到1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以上。
云南還將大力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包括新型電子信息材料、催化材料、半導體材料和無機非金屬功能材料,加快發展先進結構材料和高性能復合材料。2013年全省新材料產業銷售收入為780億元,計劃2017年增加到1600億元,2020年達到28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此外,云南將加快打造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汽車產業鏈。汽車產業對橡塑原料的依賴程度高,為此,云南將發展壯大橡膠優勢產業,形成由種植、加工向橡膠制品延伸發展的橡膠產業鏈。
傳統工業升級是《意見》的一大亮點。云南將采取嚴控產能盲目擴張、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努力延伸產業鏈、加強技術改造、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等措施促成這一目標。《意見》明確,新建的電石、焦炭、黃磷生產項目,在滿足國家行業準入條件基礎上,還必須落實產能等量置換指標。計劃到2017年,電石、焦炭、黃磷、磷復肥總量分別控制在160萬噸、2200萬噸、110萬噸、750萬噸以內。鼓勵發展精細磷化工,引導緩控釋肥、生物有機肥、水溶性肥等健康發展。提高礦山開發回采率,加強中低品位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工業固體廢棄物特別是磷石膏等大宗固體廢棄物以及工業廢氣、余熱余壓和廢水的綜合利用率,鼓勵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產業間資源的循環利用。
新聞鏈接
轉型升級主要目標
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要求,以2013年為基期,到2017年實現以下目標: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輕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從44%提高到50%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比重從46.8%提高到55%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7.6%提高到10%以上。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重化工業,新建的重化工業項目裝備工藝、節能減排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
——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新增5個以上國家級研發平臺,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0個,50%的規模以上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企業專利授權年均增長25%以上。
——能耗排放進一步下降。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由2.12噸標準煤下降到1.91噸標準煤。
——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以上,利稅年均增長13%以上,全員人均勞動生產率由36.3萬元提高到45萬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率由4.8%提高到6%以上。
到2020年,努力培育形成六大千億元新興產業、十大千億元園區、十大千億元企業,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內生動力較強的現代工業體系,基本實現工業轉型升級。
為實現上述目標,云南將強力提振工業投資。計劃到2020年,工業投資力爭每年增長20%以上,全部工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40%以上。同時降低工業用地成本,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降低工業用電成本,強化財稅政策導向。
觀 點
在更高的起點上參與競爭
云南省工信委主任岳躍生:為打造特色鮮明的云南工業升級版,云南省工信委初步考慮將實施“35512”工程,即打造30個標桿園區、50個產業示范基地、50個“兩化”融合基地、100個重點企業與200個重點項目。云南省工信委制定的2014版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指導目錄即將推出,對煤炭、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節能環保安全與資源綜合利用、生產性服務業等12個行業的投資重點、方向、布局進行細化。納入該指導目錄的產業,將獲得地價、電價等特殊優惠政策。
云南省國資委監事會工作處處長李蓮:云南的產業發展路徑不能簡單地搞“退二進三”,而應該走“優二進三”之路。云南決定走出一條不同于傳統工業化的現代化新路,把握新技術革命機遇,用高新技術嫁接云南傳統優勢工業,使其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參與市場競爭。比如,在現有的石化產業基礎上利用好中緬石油管線大力發展石化業,同時通過延伸產業鏈、發展精深加工等,對重化工業進行優化升級。
云南化工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意見》的出臺為目前持續低迷的云南化工行業指明了方向。希望政府能盡快出臺細化的落地政策,讓好政策能真正落到實處。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需要大筆資金,可是中小企業因為融資難,沒有流動資金,企業連正常生產都難以進行,在生死線上掙扎,哪有能力去搞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盡管此前國家也有扶持政策,但是“僧多粥少”。
云南磷化集團總經理李耀基:云南省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求傳統產業特別是資源型產業努力延伸產業鏈,從產品的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礦化結合是我們磷化集團多年來的夢想。目前,云南磷化集團正在積極推進“835”項目(80萬噸/年硫黃制酸、30萬噸/年濕法磷酸及凈化、50萬噸/年飼料磷酸氫鈣),這是磷化集團調整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礦化結合的標志性項目,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飼料級磷酸鈣鹽項目。
云南南磷集團董事長王安康:《意見》中關于降低工業用地成本、融資成本、工業用電成本等具體措施,對我們民營企業來說真是雪中送炭,讓我們有希望和國企處于同一起跑線,讓整個生產經營呈現新的活力。下一步,我們公司將切實踐行嚴控產能盲目擴張、淘汰落后產能、延伸產業鏈、加強技術改造、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等措施,在已經形成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升級。
(錢敏 趙丹 馬敏 采寫)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