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由工信部負責編制的總計48個行業和專項規劃已基本全部完成初稿,正在多方征求意見,預計今年6月到7月正式發布。其中,國家級的規劃可能會先出。”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司一位副司長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該副司長指出,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發展要求,工信部正在編制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烯烴工業“十二五”規劃等48個行業和專項規劃,其中一些是國家級的專項規劃,一些是工信部的規劃,目前初稿已全部形成。
“在起草、討論的過程中,我們也征求了一部分企業的意見,這個工作仍在進行。在進一步征求意見后,規劃將在適當時候對外發布,預計國家級的專項規劃會先出,時間會在今年6月或7月份。”該副司長說。
他還表示,國際油價上漲造成化工產品價格進一步提升,也拉動了整個產業鏈。通過“十一五”的發展,國內化工行業競爭力明顯增強,很多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初步形成了石油天然氣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等大型生產基地,技術裝備取得重要突破,部分技術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困難。
據他介紹,“十二五”期間,石油化工行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轉型升級為主線,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發展高端產品,改善品種結構和產品質量,延伸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推動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和節能減排工作,促進石油化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我們爭取到2015年,石油化工行業的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2%以上,到‘十二五末’達到15萬億以上。”該副司長說。
數據顯示,去年國內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總產值已高達8.88萬億元,占到工業增加值的12.7%。
至于煤化工方面,該副司長表示,“十二五”期間將根據煤炭和水資源儲量與分布、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綜合條件進行產業布局,重點采取集中制約、上下游一體化等方式建設煤化工生產基地,鼓勵煤化工與鹽化工結合,化工企業與煤炭企業結合,實現煤電化一體化發展模式。要淘汰落后產能、堅持延伸產業鏈,發展下游高附加值延伸產品,積極發展高爐氣制甲醇、甲醇燃料汽車的試點。
“目前,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尚處于產業化示范階段,有些項目的投產還需要完善供應技術、長周期穩定生產。”他指出,清潔煤化工要避免重復建設。未來“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在條件成熟的地區適度發展煤制甲醇、高爐氣制甲醇和甲醇制烯烴項目。(陳其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