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來自北京市水務局的消息,近期北京將啟動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將把城市用水指標按照行政區域分解到戶,單位用水是否超標將與領導年度考核掛鉤。
北京連續12年遭遇干旱天氣
22日是第十九屆“世界水日”,今年聯合國確定的主題是“城市用水:應對都市化挑戰”;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四屆“中國水周”,宣傳主題是“嚴格管理水資源,推進水利新跨越。”
據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戴育華介紹,北京從1999年至今,已連續12年遭遇干旱天氣,入京水量區域性減少。12年來,北京平均降雨量比多年平均減少了120毫米。
據水務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北京人均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8,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30。
對此,市水務局局長程靜表示,新時期北京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一是連續干旱和南水北調引江水進京推遲,水資源風險不斷加劇,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剛性增長,水源安全保障能力嚴重不足;二是上游來水驟減,地下水嚴重超采,部分河湖水體污染,水生態安全保障能力嚴重不足。
“三條紅線”將作為考核指標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水利部已將北京列為先行先試的試點省市。對此,戴育華表示,北京近期將啟動該制度,根據全市水資源配置方案、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產業結構發展布局及合理需求,確定各區域用水總量指標。
他表示,將對全市用水總量進行逐級分解,“比如今年全市的用水總量是30多億立方米,我們先分解到區縣,區縣再分解到區域內的各個單位。”戴育華稱,三條紅線將作為考核指標,一旦超標將發布超標預警,告之單位采取措施。另外,超標將與單位領導干部年終考核掛鉤。據悉,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制訂具體的考核辦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