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發的深度凈化技術,能夠使合成氣總硫含量達到微乎其微的效果,并能取得可觀的效益。”昨天,華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北省化學研究院)氣體凈化事業部孔渝華研究員透露,由華爍科技研發的合成氣深度凈化專用技術,可使合成氣硫含量減至0.01ppm級,使甲醇催化劑壽命延長到5~6年。該技術目前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并取得1項國際專利。
微量硫導致催化劑中毒危害化工裝置安全生產,是長期制約合成氨、甲醇等生產的瓶頸。微量硫的存在對甲醇催化劑壽命影響巨大,而甲醇催化劑的壽命直接影響到裝置的經濟性。以100萬噸甲醇/年裝置為例,甲醇催化劑一次裝填量達150~300噸,一次開車時間在25天左右,不僅催化劑成本高昂,停車造成的生產損失也十分巨大。
據孔渝華介紹,對多個失活甲醇催化劑的硫含量分析表明,長壽命(4~6年)甲醇催化劑平均吸硫量應小于0.16%。以甲醇催化劑平均吸硫量小于0.16%為條件,當凈化氣總硫Ts≤0.01ppm時,使用壽命在5~6年;當Ts≤0.02ppm時,使用壽命在4~5年。應用合成氣深度凈化專用技術,對低溫甲醇洗脫碳氣進行脫硫處理,可以將總硫Ts(H2S+COS)控制在0.01ppm以下,顯著延長甲醇催化劑使用壽命,提高甲醇催化劑生產強度。
孔渝華算了一筆經濟賬:以100萬噸/年甲醇生產裝置為例,采用深度凈化專用技術后,如甲醇催化劑壽命從2年延長到4年,則少換一爐甲醇催化劑,可節省2600萬元(260噸×10萬元/噸),年節資650萬元;增加生產時間20天,按噸甲醇利潤500元計,年效益750萬元;合計相當于每年創造經濟效益1400萬元。
除甲醇、合成氨領域外,合成氣深度凈化專用技術也在煤化工領域獲得成功應用。2008年,該技術首次用于陜西金巢煤制油工業裝置。國際專家在對這一項目鑒定時指出,中國氣體凈化技術和費托合成技術的結合,在商業上具有非常巨大的吸引力。
此前,原湖北省化學研究院開發了常溫精脫硫工藝技術(ATFD)。然而,常溫精脫硫劑在高空速(6000~8000h-1)、高凈化度(H2S+COS<0.01ppm)下不適用,他們又針對性開發了合成氣深度凈化專用技術。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