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外國一些人質疑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擔心這會影響到外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第十四屆中國投洽會上表示,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從未與貿易問題掛鉤,中國的貿易政策對外國公司是公平的。
陳德銘說,中國從本世紀初提出了自主創新的戰略,目的在于鼓勵整個民族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明創造,不去抄襲別人的東西。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實行自主創新的政策,問題關鍵是自主創新是否跟貿易政策掛鉤。
“中國一些部門曾經提出希望自主創新的產品得到貿易政策的掛鉤和支持,但很快大家發現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并及時在觀念上做了糾正。事實上,中國從來沒有實行過自主創新跟貿易掛鉤的政策。中國的貿易政策是公平的,無論國內企業的采購、政府采購都是公平的。”陳德銘說。
國外也有一些批評意見指出,就因為自主創新政策的影響,中國在引進外資時就強制要求企業進行技術轉讓。陳德銘對這種觀點進行了糾正:“我可以明確地說,中國商務部和中國的法律政策從來沒有這一條。中國政府在審批外資投到中國的時候,對技術監管是沒有具體要求的。要不要技術轉讓是由企業自己決定。當然,雙方合作談判時,一些中國企業要求外資引進同時也能夠引進技術,以提高合作企業的競爭力,這是市場經濟下企業與企業的行為。”
此外,商務部副部長王超在第十四屆中國投洽會上的“區域經濟熱點與投資發展論壇”上透露,下一個五年將是我國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產業布局更為完善的五年。在今后五年中作為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整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
王超說,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國家重點經濟帶以及相繼實施的東部率先,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戰略,使各地區比較優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揮,尤其是近10多年來全國區域經濟布局更趨合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取得了更大的成效,已初步形成城市群區域發展基本格局。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