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2日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座談會上了解到,下半年國家相關部門將共同努力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提高效益。這個消息顯示了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在國家各項利好政策作用下,我國中小企業已度過金融危機以來最困難的時期,經營狀況持續好轉。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中小型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7%,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快1.1個百分點;前5個月全國中小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72.2%,吸納就業人數增長7%。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下,各種長期積累的不利因素相互疊加,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出現難度加大的苗頭。今年以來,央行已連續3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信貸增量減少,一些地方反映,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加突出。另外,中小企業進入一些行業和領域依然受到不公平待遇。有關部門應加快研究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提出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壟斷性行業和領域的具體措施,盡快將國家有關政策落到實處。
我國中小企業中勞動密集型、資源型、加工貿易型居多,創新能力不強、產能過剩、資源利用率低、生產工藝落后等問題突出,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任務尤其艱巨。要使中小企業在轉方式和調結構的時代變革中不掉隊,還需引導其向低碳、高效的方向轉型。國家各相關部門需統籌協調用好中央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進行技術改造,引導中小企業集聚發展,防止落后產能轉移,鼓勵中小型創新企業參與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戰略性新興產業。
上半年,中小企業面臨原材料和燃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勞資糾紛增加等種種壓力,出口型中小企業更是對接大單、長單心存疑慮。要增強中小企業發展信心,需要推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信息服務網絡,發展政策解讀、技術推廣、人才交流、業務培訓和市場營銷等重點信息服務。同時,金融、工商、稅務、質檢、環保等部門也需簡化程序、縮短時限、提高效率,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便捷服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