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報消息,在銷售難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部分煤炭企業將目光瞄準了延伸產業鏈,特別是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一時間,眾多業內人士將發展煤化工看做了煤炭行業的救命稻草。
2011年四季度以來,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煤炭需求強度減弱,煤炭進口持續增長,煤炭供求形勢快速轉變。在銷售難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部分煤炭企業將目光瞄準了延伸產業鏈,特別是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一時間,眾多業內人士將發展煤化工看做了煤炭行業的救命稻草。
盡管與石油和常規天然氣資源相比,我國煤炭資源要豐富很多,但發展煤化工還需要從市場、成本、技術、環保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投資規模巨大,不能輕易決斷。
現代化工市場空間有限
現代煤化工是否有足夠的市場空間?現代煤化工以煤氣化為基礎,合成各種替代石油、天然氣的清潔燃料和化工產品,目前主要產品路線有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由于現代煤化工產品可以直接或間接替代石油、天然氣,因此,從根本上說,現代煤化工的市場空間取決于未來石油、天然氣(包括常規氣和非常規氣)資源供應情況。
以煤制天然氣為例,如果未來天然氣供應快速增長,誰能保證煤制天然氣不會失去市場?雖然我國常規天然氣剩余技術可采儲量只有約4萬億立方米,但地質資源量非常巨大,《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常規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52萬億立方米,最終可采資源量約32萬億立方米。此外,我國非常規天然氣儲量也非常豐富。相關資料顯示,我國頁巖氣可采資源量約為36萬億立方米,2000米以淺的煤層氣儲量超過32萬億立方米。因此,可以說,我國常規和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儲量均十分豐富,如果常規和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提速,煤制天然氣未來的市場空間必將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以美國為代表的頁巖氣革命正在改變世界能源供應格局便是很好的例證。隨著美國頁巖氣大規模開發,不僅導致其石油和煤炭需求量雙雙下滑,還帶動天然氣價格大幅回落。雖然中、美兩國在經濟發展階段、人口數量等許多方面不具有可比性,但其非常規天然氣大規模開發給能源消費結構和市場帶來的巨大變化無疑應該引起相關煤制天然氣企業高度重視。
另外,煤制天然氣的市場空間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制于輸送管網,而目前國內油氣管網均被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控制。如果兩大石油巨頭旗下常規和非常規天然氣供應大幅增長,煤制天然氣入網可能會面臨被拒風險。
現代煤化工成本優勢難保證
現代煤化工的成本優勢能否保證?目前,由于石油價格仍然處于高位,天然氣價格逐步上漲,而煤炭價格卻在不斷回落,煤化工的成本優勢日漸顯現,但成本高低永遠是動態的和相對的。隨著常規天然氣和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提速,未來天然氣供求形勢也可能會轉變,屆時,天然氣價格勢必也會隨著供求形勢逆轉而回落。與此同時,由于開采成本不斷提高,煤炭成本難以繼續下降,煤制天然氣可能也將逐步失去其成本優勢。
美國頁巖氣大規模開發之后,天然氣價格大幅回落便是很好的例子。2012年,美國天然氣的平均價格為每百萬英熱單位2.76美元,較2008年下降近70%。目前國內上馬煤制天然氣項目,多數是基于未來天然氣價格逐步上漲。沒錯,至少未來5年,國內天然氣價格還可能不斷走高,但5年后或者10年后呢?煤制天然氣項目從前期籌備、到建設、再到投產入管網,一般也需要個3~5年。因此,會不會出現未來大批煤制天然氣項目剛一投產,就面臨天然氣價格回落的窘境呢?屆時煤制天然氣項目的成本優勢可能將蕩然無存。
現代化工技術待成熟
現代煤化工是否擁有成熟的技術?我國目前只是基本掌握了煤的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技術,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技術雖然走在世界前列,但仍然只是處于工業示范階段,均談不上成熟。技術不成熟,生產穩定性和產品質量就會受到影響,煤炭轉化率、能耗和排放也會受到影響,現代煤化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就面臨挑戰。
現代煤化工是否環保?現代煤化工產品屬于煤炭清潔高效和低碳化利用,是相對環保的產品。但煤化工工藝過程本身卻并不環保,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而且要排放大量的工業廢氣和廢水,同時會制造大量的二氧化碳。在社會各界對環保問題日益重視的背景下,環保問題將是企業發展煤化工必須要考慮的內容之一。對于煤化工企業來說,在既有技術水平下,環保無疑是影響企業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而高額的環保成本,再加上政府對碳排放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未來煤化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難言樂觀。
現代煤化工作為一個替代產業和新興產業,其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現代煤化工絕不能被認為是行業危機背景下煤炭企業的救命稻草。相反,在當前煤炭行業遭遇寒冬,企業資金鏈普遍有所吃緊,如果不顧市場、技術、環保等因素,繼續盲目的投資煤化工,煤化工可能不僅不會成為救命稻草,反而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煤化工不是救命稻草,不等于不能發展煤化工。從大的層面來說,煤炭利用方式有兩種,一是燃料,二是原料。目前,我國有近50%的煤炭作為燃料用來發電,未來隨著風電、光伏、水電、核電、燃氣發電等其他電源加快增長,煤電和發電用煤需求增長勢必會受到抑制,甚至發展到一定階段發電用煤需求還可能逐步下降。也就是說,長期來看,煤炭作為燃料,其需求增長空間可能已經不是很大。這種情況下,加大發展煤化工,不斷提高作為原料的煤炭利用規模,將是煤炭企業必須要面對的。
需要強調的,煤化工不僅是資金和人才密集型企業,更是技術密集型企業,技術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提高技術水平,可以提高煤炭轉化率,可以減少水耗和煤耗,可以減少廢氣和廢水排放,可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同樣也能幫助企業打開市場空間。因此,盡管現代煤化工的發展面臨著市場、成本、技術、環保等種種風險和不確定性,但技術是根本,只要企業能夠不斷提高技術,其他問題可能都會迎刃而解。
因此,對于有長遠戰略的企業來說,煤化工可以發展,也應該發展,但目前必須要謹慎對待,在技術、環保和市場允許的條件下,適度發展。當前,企業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煤化工技術研發上面,在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的同時,逐步培養煤化工的競爭優勢,讓產業逐步發展壯大。
標簽:煤化工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