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帶來國內石化企業(yè)PE成本水漲船高,而生產裝置集中檢修導致農膜備貨需求存在供應端缺口,社會庫存持續(xù)下降誘發(fā)現貨資源緊缺。短期塑料供需端矛盾激化,擴大了塑料近遠月合約的升水幅度。如何短時間內改善高企的倉單虛實比狀況,值得密切關注。
受益于供需端缺口持續(xù)擴大,同時原油暴漲在成本端助威,產業(yè)鏈上下游合力,一舉扭轉了塑料6月中旬以來的調整走勢,重新步入上漲周期。截至昨日收盤,塑料主力1401合約當月累計上漲7.82%,持倉增加至357054手,而近月1309合約漲幅更是高達9.03%,持倉依然有144660手。現貨資源供應緊張導致近遠合約價差從月初的320元/噸快速擴展至605元/噸。
“7月份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xù)攀升,推高了乙烯進口報價,導致國內石化企業(yè)PE成本水漲船高。與此同時,隨著多數廠家陸續(xù)啟動生產裝置季節(jié)性檢修,線性開工率持續(xù)回落難以抵擋農膜備貨需求的沖擊。新增供應量無法滿足下游企業(yè)的補貨"胃口",引發(fā)PE社會庫存不斷下降。”華東一家石化下游貿易商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特約記者,短期塑料供需端矛盾日趨激化,現貨資源緊缺擴大了塑料近遠月合約的升水幅度,同時亦有可能誘發(fā)近月遭遇軟逼倉風險。
石化裝置集中檢修,供應緊缺程度加深
事實誠然,北美夏季用油需求高峰季以及地緣政治風波驟起等利多因素疊加快速推高油價,生產成本增加傳導至中下游行業(yè),不但促使化工品價格接連上漲,更誘使部分石化企業(yè)產生惜售心理。
據特約記者了解,今年石化企業(yè)生產裝置常規(guī)檢修時間較往年有所提前。而根據檢修計劃來看,目前仍有撫順石化的三套裝置處于檢修狀態(tài),預計要到8月中旬才能恢復生產。同時上海金菲、大慶石化及神華包頭的多套裝置隱性減產居多。
當下國內石化企業(yè)開工率不斷下滑,生產裝置多處于停車檢修期,而新產能投放又被延后推遲,這在無形中導致產能端遭遇主動性收縮,進而激化供應緊缺程度,變相增多需求端缺口,轉而尋求社會庫存緩沖壓力。石化廠家以此舉造成現貨市場資源緊缺之狀,借機上調產品出廠價格,促成連塑轉入上漲周期增厚企業(yè)利潤。
下游備貨旺季啟動,需求端增量預期提升
農膜和塑料薄膜是塑料下游需求端的消費大戶,這些企業(yè)備貨具有很強的季節(jié)性規(guī)律。據了解,每年5—8月份,農膜和塑料薄膜產量處于低谷期;9月份以后,農膜和塑料薄膜產量呈現逐步增加態(tài)勢,這主要跟我國農業(yè)生產季節(jié)有關;進入10月份以后,北方冬季棚膜、日光膜需求陸續(xù)增多,農膜和塑料薄膜產量也相應增加。
根據以上特征,每年8月份開始,農膜生產工廠將提前采購補充原材料,對塑料需求也會呈現逐月增加的特點。期貨日報特約記者從下游農膜企業(yè)人士處了解到,“石化企業(yè)往往會借助備貨需求高峰季力挺塑料現貨價格,而下游農膜企業(yè)多數只能接受漲價現象,議價地位偏弱增加了企業(yè)經營風險”。
由于上半年國內終端需求形勢較為樂觀,塑料薄膜與農膜產量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1—6月份國內塑料薄膜總量為516.9萬噸,同比增加11.4%;農用薄膜總量為87.3萬噸,同比增加20.1%。而根據歷年的情況來看,下半年的農膜和塑料薄膜的需求量要強于上半年。換言之,8月份開始,下游備貨消費增量將給供需端帶來更多缺口預期。
倉單虛實比高企需注意
截至昨日收盤,近月1309合約持倉仍有144660手,而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塑料注冊倉單僅為687手,虛實比高達211∶1。而1309合約距離交割僅剩下一個多月,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化解如此高的倉單虛實比確實令人擔憂。如果未來石化企業(yè)裝置檢修不能及時恢復或是開工率無法快速回升,那么現貨資源緊張局面將難以緩解,下一步需警惕因交割可能出現問題而誘發(fā)極端行情出現。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