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6%,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同比增長11.8%。464種產品中有325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化工產品在產量、產值實現增長的同時,價格卻有所下滑,1~5月全行業價格總水平跌幅2.7%。
上半年,化工行業整體復蘇偏弱,既有整體經濟增速放緩、需求減弱的外部原因,也存在庫存上升等內部因素。究竟化工產品產量增、價格跌表現在哪些方面?具體原因是什么?下半年行業發展將呈現怎樣的走勢?記者采訪了相關業內人士,對此進行了分析解讀。
需求減弱產量反增
今年上半年,能源類產品產量增速不斷加快。1~3月,全國原油天然氣總產量(油當量)同比增長3.6%;1~4月,全國原油天然氣總產量(油當量)同比增長4.2%,比1~3月加快0.6個百分點;而1~5月,全國原油天然氣總產量(油氣當量)同比增長4.5%,比1~4月繼續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天然氣產量增幅更是突出。4月,天然氣產量92.1億立方米,增幅12.8%,同比加快4.2個百分點;而到了5月,天然氣產量88.8億立方米,增幅11.1%,繼續較快增長。
“這是因為按熱能價格比,天然氣是最低的,除了本行業,一些民用、建材行業都加大了天然氣的使用比例?!敝袊秃突瘜W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祝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數據顯示,1~5月,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672.1億立方米,同比增幅17.8%,比1~4月加快3.8個百分點,占石油天然氣表觀消費總當量的22.6%。
同樣,主要化工產品的產量在今年上半年也不斷增加,但增幅卻有所減緩。5月,全國乙烯產量133.2萬噸,同比增長5.2%;純苯產量62.5萬噸,增幅6.1%;涂料產量110.5萬噸,增長3.4%;硫酸產量669.0萬噸,增幅4.6%;燒堿產量241.3萬噸,增長4.7%;電石產量184.4萬噸,增長11.1%;合成樹脂192.2萬噸,增長12.1%;合成纖維單體產量220.3萬噸,增長29.1%;合成橡膠產量31.7萬噸,下降1.1%;輪胎外胎產量8374.3萬條,增長8.1%。1~5月,全國主要化學品總量增幅約6.3%,比1~4月回落0.8個百分點。
祝昉解釋說,這是因為今年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特別是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等很多工程都在逐步進行收尾,很多大宗投資也減少了,所以基礎原材料等一些大宗產品的需求都減少了。“在沒有出現明顯刺激的情況下,現在的市場容量已基本趨穩了。”
2013年6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0.1%,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進口、積壓訂單、采購量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等指數均有所回落。5月份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制品業、塑料制品業PPI指數(去年基數為100)分別是95.47%、94.95%、96.59%和99.32%,行業仍處于弱復蘇階段。
生意社分析師張明認為,化工市場運行阻力主要來自于供需矛盾,上半年市場需求呈現“過早啟動、后勁不足”的特點,春節期間中下游企業提早備貨,卻未能照常迎來春季行情,至6月份普遍陷入全產業鏈清淡的境地。另外,國際市場行情也極度低迷,無法提振國內市場,即便純堿、尿素等產品打破去年同期出口量紀錄,這也是生產企業在大幅犧牲利潤的基礎上為減輕庫存壓力的無奈之舉。
據統計,1~5月,國內主要有機化學原料表觀消費量同比增幅約4.7%,比1~4月回落0.8個百分點;主要無機化學原料表觀消費量增長約6.4%,比1~5月減緩1.5個百分點。前5月合成材料表觀消費量同比增幅約1.6%,比前4月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合成樹脂表觀消費量3350.5萬噸,同比增長5.2%;合成橡膠表觀消費量218萬噸,增幅6.7%;合成纖維單體表觀消費量1486.7萬噸,降幅5.8%。合成材料市場需求總體上依然疲軟。
既然外部需求減緩,為何業內企業并未減產,反而是在增加產量?祝昉分析認為,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因素有很多,有的企業是怕停產后工人流失;有的則是地方政府為了維穩,要求企業必須開車;更多的則是企業怕自己失去了市場份額,自己停產了別人不停,以后市場情況好了,市場情況好了,市場就被別人占了。
價格連跌盈利下滑
行業產品產量持續增長,外部需求減緩,帶來的最直接后果便是行業內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生意社重點監測的109個化工代表性產品中上漲品種僅19個,占監測品種的17.43%。
平安證券分析指出,2013年上半年原油、煤炭價格較2012年同期分別下降6%、25%,成本壓力下降,但地產、紡織服裝等終端需求仍無明顯改善,化工行業整體仍無趨勢性好轉跡象。2013年上半年化工子行業盈利同比快速增長集中于三類:第一,草甘膦、雙甘膦環保政策趨嚴及吡啶反傾銷初裁落地導致草甘膦、吡啶產業鏈產品價格上揚;第二,受益于原材料價格下滑,MDI、民爆子行業盈利同比增長較快;第三下游需求相對穩定,產品銷量提升致復合肥、電子化學品等子行業盈利穩定增長。
“除了一些精細化學品和國內需求較旺的產品外,行業內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都在下跌。雖然原材料價格也在下降,但有的行業產品價格下降的比重更大。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PPI是下跌的,CPI是在上漲,這說明終端價格產品還在往上漲,而工業原材料價格下跌的趨勢還沒有好轉?!弊P介紹說。
國家統計局價格指數顯示,5月全行業生產者出廠價同比降幅5.8%,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石油天然氣開采業降幅最大,達10.5%,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煉油業降幅8.7%,比上月擴大1.4個百分點;化學工業降幅3.3%,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1~5月累計,全行業價格總水平跌幅為2.7%。
其中,化肥市場價格在一季度總水平同比下降3.9%,同比明顯下降;4月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5.2%,降幅比3月擴大1.3個百分點;到了5月,主要肥種市場價格雖較上月有所反彈,但震蕩下行的總體趨勢沒有改變,當月化肥行業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6.3%,降幅比4月擴大1.1個百分點。
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在今年上半年市場也持續延續弱勢,出廠價格同比出現連降。其中,監測的34種主要無機化學原料在今年3~5月中,均價同比上漲的不超過9種;監測的80種主要有機化學原料在今年3~5月中,均價同比上漲的也不到一半。
“總體看,基礎化學原料市場價格上半年都在低位振蕩,但部分產品價格已經觸底,出現回升跡象?!弊P說。
合成材料制造業情況更不樂觀,在今年一季度價格總水平震蕩下行后,4月繼續同比下跌6.4%,5月同比下跌6%,成為化工行業中跌幅最大的子行業,市場持續低迷。其中,合成樹脂價格波動相對較小,走勢相對平穩;合成纖維單體市場則價格下跌明顯,己內酰胺、丙烯腈、精對苯二甲酸等產品在4月價格全線下挫之后,5月不改跌勢,主要產品價格接近一年來最低水平;合成橡膠市場更是受到天然膠價格影響,價格月月創出新低。
5月份,天然膠價格連續第四個月下跌。當月天然膠(SCR5)市場均價19800元/噸,同比跌幅22%,環比下跌8.3%;天然膠(SCR10)均價22400元/噸,同比跌幅12.8%,環比下跌3%。同月,順丁橡膠(一級)市場均價13900元/噸,同比跌幅40.9%,環比下跌4.8%;丁苯橡膠(1500)均價13100元/噸,同比跌幅37.6%,環比跌幅9.7%;丁腈橡膠(26)市場均價17500元/噸,同比跌幅25.5%,環比下跌6.4%;氯丁橡膠(A-90)市場均價33500元/噸,同比跌幅1.5%,環比下跌2%。
國都證券分析認為,從上半年化工產品價格來看,資源品價格下降,帶動下游產品價格下滑,只有少數產品受供需矛盾影響,出現價格上漲的情況。綜合來看,需求低迷導致產品價格走低、企業開工率偏低、生產成本上升是行業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
展望后市平穩略好
根據快速反應機制系統數據測算,中國石化聯合會在4月初時曾預測,上半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總產值約6.7萬億元,同比增長13%;5月初則預計,上半年石油和化學工業主營收入約6.48萬億元,同比增長13%,利潤總額約4150億元,增幅15%;到了6月初,預計的則是上半年石油和化學工業主營收入約6.33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利潤總額約4000億元,增幅11%。
對此,祝昉表示,根據今年的經濟運行形勢,將會逐漸調低去年年底預測的2013年行業增長目標?!叭ツ甑孜覀冊诜治雠袛嘈袠I發展形勢時,考慮了幾個重要的利好因素,包括新一屆政府會出臺一些新的經濟刺激政策等。但現在來看,新一屆政府更看重的是長遠發展。側重于中長期的發展,要讓未來的發展保持平穩有序,就不會一味靠出臺經濟刺激政策來促發展,所以行業發展比預期增長要弱一些?!?/P>
那是否意味著下半年化工行業的發展也將持續低迷?“我認為,下半年行業發展用4個字形容比較貼切:平穩略好?!?/P>
祝昉認為,從目前農業、汽車、輕工紡織、房地產市場以及出口情況來分析,化工行業發展可能是會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一些積極因素。比如房地產市場的棚戶區改造工程,未來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本行業有所拉動。
一些證券分析機構則認為,下半年經濟結構調整和各方面改革還將深入,經濟進一步下行風險還體現在,金融杠桿快速上升的勢頭未能得到有效抑制,過剩產能未得到重組、新一輪建設和投資高潮又接踵而至,結構性改革方案推進得不夠快。被經濟高速增長掩蓋的大量不良貸款將會涌現,市場認為不可能的硬著陸風險也會變成可能。而大規模刺激政策很難出臺,可能針對發展的短板提出溫和的扶持政策,對經濟放緩起到減震或緩沖的作用。部分化工產品由于需求不足,單純依靠成本支撐的力度將十分有限。
“大規模刺激政策很難出臺原因在于:第一,大規模刺激性政策會導致產能過剩更加嚴重,特別是像煤炭、鋼材、電解鋁和玻璃等行業,不利于經濟結構調整;第二,當前地方債務高企和融資平臺違約風險猶存;第三,地產泡沫日益嚴重,大規模刺激性政策會導致資金加快流入地產行業,加大地產行業自我崩潰的風險;第四,就業基本平穩。上半年,根據人社部的數據,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00多萬人。”寶城期貨分析師程小勇認為,中國對資源性商品需求的增速回落趨勢還將延續,不排除多數工業品再創新低的可能。而作為資源性商品的原油及基礎工業品的化工品,在工業金屬和煤炭已經大幅下跌之后,存在補跌的風險?!白鳛樵拖掠萎a品系列的化工品PTA、LLDPE、PVC和甲醇等,其跟隨原油價格反彈的幅度有限,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單純依靠成本支撐的力度有限?!背绦∮抡f。
渤海證券認為,上半年化工行業景氣度遠低于去年同期,預計7~9月份行業或可觸底,4季度或將緩慢復蘇,但具體恢復情況仍看宏觀層面表現;預計隨著多數品種季節性消費好轉和上游原油價格支撐,化工品市場未來下行空間有限,但目前行業供應充裕,短期內化工品難現趨勢性反彈行情,將以底部震蕩分化運行為主;預計塑料、原油有望出現上升行情,橡膠受生產過剩影響仍將維持弱勢。
“其實外部需求減緩對行業發展來說,并不是全無好處?!?/P>
祝昉告訴記者,“當前一些大宗產品的行業還是處于比較膠著的狀態,誰都不愿意減產。據說電石行業產能還要增加1000萬噸,其實現在很多電石企業都開不了工了,行業壓力非常大。但在這種外部形勢下,就能倒逼一些企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去進行結構調整?!?/P>
“我們之前去企業調研時發現,現在一些煤化工企業也在開始往新的方向發展,比如做甲醇蛋白,或者用甲醇做芳烴。還有的化肥企業也是如此,比如魯西化工,它是立足于化肥的,但如今已經走出化肥了,主要在做其他化學品,使其成為盈利的主要來源,化肥反而成次要的了。”
祝昉表示,經濟增速放緩就會讓倒逼機制在化工行業內進一步加強,讓不同的子行業都進行自我調整,企業要進一步加強精細化管理水平,樹立自己的品牌,讓自己產品的技術含量更高,才能在目前的市場中存活下來。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正式公布,上半年我國GDP248009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進一步減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