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與臺灣同根同源,石化產業合作成果豐碩。大陸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又為兩岸深化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雙方將通過把各自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抓緊實施產業對接,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條。這是記者從7月24~25日在銀川市召開的第八屆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科技經貿交流大會上了解到的。
目前,大陸煉油能力和乙烯產能均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臺灣島內的石化產業由下游開始起步,形成了自下而上、逆向發展的完整產業體系。雙方優勢互補,在石化產品貿易、投資之外,在更多的領域蘊藏著合作潛能。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在致詞中表示,大陸迅速擴張的市場、系統而多層次的產業體系、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為海峽兩岸石化界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創造了更多的機遇。兩岸石化界一要加強戰略合作,同心協力、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加強對領海油氣資源的聯合勘探和開發,擴大石化建設項目的雙向投資,努力保持穩定發展的態勢,為推動兩岸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勁、可持續增長貢獻力量。二要擴大互惠合作,通過深化合作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抓緊實施產業對接,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條,特別要在傳統產業的提升改造、新興產業特別是在綠色化工的培育和發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臺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武雄在致詞中表示,大陸在上游尤其是原料方面有很大優勢,與臺灣石化實現優勢互補,必能產生合作的火花。
臺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總干事謝俊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峽兩岸的合作可以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陸地區的煤化工等很多項目都歡迎臺商參與,另一方面大陸企業生產的乙烯、丙烯等產品可以供給臺商,或者由臺商就近設廠生產下游產品。福建古雷臺灣石化產業園區總投資150億美元的煉化一體化項目,臺灣方面和中石化各投資一半,是臺商來在大陸投資規模最大的石化項目,也是一個成功范例。
據謝俊雄透露,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也已經表示,有80萬噸/年丙烯和30萬噸/年乙烯項目要尋求合作,雙方將就這個議題進行探討。最終可能會采用寧東的原料,共同發展中下游產品。
與會者普遍認為,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兩岸石化工業面臨著北美頁巖氣、中東低成本乙烯等挑戰。雙方應在現有合作基礎上,充分利用各自在技術、資源、市場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加大交流力度,增進相互了解,加快合作步伐,深化石化領域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如積極開展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互利合作,并加強在國際石油貿易領域以及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合作。
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科技經貿交流大會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與臺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聯合主辦。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