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聯想控股滕州化工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29支施工隊伍5000余人正在緊張施工。這是繼新奧、韓國SK之后落戶山東棗莊的第3個投資過百億的項目。作為國家確定的資源枯竭城市,棗莊市一直在探索開辟延伸和提升煤炭價值的替代產業,通過發展新型煤化工,將燃料變原料,實現價值倍增。
2009年以來,國家先后確定山東省棗莊市、淄博市淄川區和新泰市為資源枯竭城市并給予政策資金扶持。棗莊市委書記陳偉認為,發展煤化工可以把煤炭由燃料變為原料,將煤炭“吃干榨盡”。棗莊將主攻烯烴及精細化工產品,拉長煤化工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截至目前,棗莊已建在建煤化工項目59個,總投資達600多億元;產品品種由2006年的11種發展到47種;主要產品醋酸、醋酐等產能位居全國前列。在國家規劃的7個煤化工基地中,棗莊是技術水平高、產業鏈完整、投資規模大的新型煤化工基地。今年上半年,該市煤化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5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利稅5.3億元,同比增長267%。同時,在煤化工的強勁帶動下,棗莊培植壯大機械裝備制造、新型建材、生物醫藥、鋰電新能源等8大工業集群,工業轉型攻城略地,非煤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8%。
淄博市淄川區也借力國家和山東省兩級支持政策,發展循環經濟。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構建煤、電、材產業鏈和三大循環經濟園區。在新泰市,礦山設備制造再制造、輸變電設備、汽車零部件、精細化工等優勢產業崛起的同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也漸成氣候。“建設一個千萬噸級的煤炭采掘企業需要的所有設備,在新泰能夠一次性配齊,這樣完備的產業鏈條在全國是唯一的。”新泰市發改局局長和輝說。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