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早上,青海鹽湖海納化工有限公司15萬噸電石項目投產暨200萬噸水泥項目達產達標慶典在西寧市甘河園區舉行。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駱玉林出席了慶典儀式,省經委主任吳海昆出席了慶典儀式。
鹽湖海納公司PVC一體化項目是根據青海省委、省政府優化甘河工業園區產業結構和布局的戰略要求規劃建設。該項目是鹽湖股份公司走出柴達木盆地的第一個大型綜合項目,是柴達木循環經濟產業在西寧地區的延伸和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的建設充分發揮兩地比較優勢,對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結構調整和加快循環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PVC一體化項目整體規劃年產40萬噸燒堿、50萬噸PVC、95萬噸電石、300萬噸水泥,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20萬噸/年燒堿、24萬噸/年PVC、35萬噸/年電石和200萬噸/年水泥、14萬噸氫氧化鎂、10萬噸氧化鎂。一期工程投資68億元,建成后年銷售收入40億元、稅收5億元/年、年利潤總額6億元。全部項目總投資為116億元。
青海鹽湖海納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4月組建,200萬噸水泥項目于2011年7月8日點火投運,建設周期為14個月;今天15萬噸電石和35萬噸配套公輔裝置的投產,歷時18個月;至今年年底化工項目將建成并完成試車,明年也將在不到20個月時間里全部投產。
據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安平綏介紹,今天投產的15萬噸電石項目,是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重組了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中難以為繼的兩個電石在建項目后形成,構建起循環經濟產業鏈完整、裝備技術水平高、自控水平高、環保標準高的PVC一體化項目,不僅技術上得到了提高,循環經濟層次也得到了提高。95萬噸電石全部建成后與200萬噸/年水泥對石灰石原料“吃干榨盡”,全部利用,在源頭上實現了原料的分級利用;回收電石爐氣,作為石灰窯和焦炭干燥的能源;回收石灰窯尾氣加熱后,用于焦炭干燥,正常生產時整個電石項目不再消耗其他能源,有效地利用了資源,保護了環境。
另外,該公司200萬噸水泥項目已經完成了168小時性能考核,并全線達產達標。項目引進德國萊歇磨及荷蘭哈弗伊堡的水泥自動包裝系統。水泥項目設計的排放量小于30毫克,遠低于每立方米50毫克的國家標準;門旦峽礦山在占地0.048平方公里范圍內,高差577米,山勢險峻,為全國建設難度、開采難度、高比落差最大的礦山,投資1.7億元建設的礦山工程,可以實現“自上而下、水平分層、臺階開采”的礦山規范開采。長輸皮帶全廠21.7公里,創全國之最,日礦石輸送能力1萬噸,真正實現了礦石運輸的“零排放、不落地”。此外,配套100萬噸/年電石渣水泥生產線,實現了電石渣零排放,產品品質高,成本低,市場優勢明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