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中國石墨烯制備的工業化實踐不成熟,但資本市場的炒作卻早已蔓延到了應用領域。
先是追捧樂通股份石墨烯在油墨領域的應用,再是金路集團的透明導電薄膜,然后是中國寶安、西藏城投的超級電容器,還有中超電纜的特種石墨烯電纜,隨著上市公司石墨烯在應用領域的成果逐個釋放,二級市場上的股價一路高歌。
但是作為上游,石墨烯原料短板尚未解決。有業內權威人士指出,受任何新材料產業實踐的基本規律限制,石墨烯的工業化生產手段雖然已經找到,但還在進行工業化生產的前期準備,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產業化、工業規模化生產。實驗室制備已經成熟,規模生產還處于工業生產的摸索階段。目前市場上一些自詡已經能夠實現規模化的廠商,并未真正弄清石墨烯微片與納米石墨、CVD石墨烯薄膜、膨脹石墨的真正關系與區別。
石墨烯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形成的二維晶體,而標榜規模化生產的多為納米石墨微片、石墨烯微片與納米石墨的混合物和氧化石墨、膨脹石墨等等,與石墨烯微片的性能存在天壤之差。
對于下游應用局面的打開時間,長期在一線從事石墨烯領域研究的一位老師在5日召開的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上表示,任何一種新材料從發現到應用都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但因為現代技術和科技的發展加快,規模化應用有望實現提速,可能未來需要3-5年時間。
石墨烯被外界稱為“萬能材料”。真正意義上的石墨烯,因具有穩定的結構、超薄特性、超高導電性、出色的柔韌性、優秀的抗感染特性、超強的表面硬度等特性,造就了廣泛用途,可應用于超級電容器、透明電極、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電容、傳感器、功能涂料、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等領域。
諸多領域,哪個能率先突圍實現規模化,目前已為業內爭論最為激烈的問題之一。
有關方面表示,對于應用的方向,未來一到兩年,有望在幾個方面形成突破,一是利用導電性,有望在動力電池方面有所突破;二是利用導熱性,在散熱材料方面,如LED的散熱板方面,有望突破;三是利用其耐腐蝕性,有望在涂料方面形成突破。
長期在一線從事石墨烯領域研究的一位老師認為,“由于技術相對成熟,科研難度較小,因此石墨烯在超級電容器和透明柔性電極材料、鋰離子電容器方面,會較其他應用領域走的相對較快。”
值得關注的是,在各應用領域中,目前國內很多石墨烯超級電容器項目已經進入或者即將進入產業化實踐階段。而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功率特性和循環壽命,遠高于目前商業化的活性炭基超級電容器,應用前景極佳。
國海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國內多家上市公司早已關注到石墨烯材料獨特的優異性能,看好其未來在各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因此已著手進行前期的研究開發和相關的產業布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