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環衛部門了解到,為了引導垃圾分類,促進環境衛生快速改善,環衛部門開始在越秀區的金色家園、海珠區的廣重社區、天河區的凱旋新世界等地居民小區展開試點,提倡必須按照分類指引實施專袋投放,統一回收,統一處理,實施分類垃圾減量,少用垃圾袋還將可獲的一定的獎勵。
在政策的引導下,廣州環衛部門采用了群發短信給居民用于宣傳垃圾分類;給垃圾袋編號用于追溯;配發2臺電瓶垃圾車清運垃圾。還發布了一些投放方案。如下:
廚余垃圾處理投放操作指引 1.廚余垃圾袋配發:由市指定廚余垃圾袋樣式、大小,區統一制作,并且進行編號登記,街道按每戶居民家庭每天1個的標準免費配發到各戶。 2.廚余垃圾盛裝:居民家庭每天將廚余垃圾(濕垃圾)瀝干水后,使用廚余垃圾袋盛裝,嚴禁混裝。 3.廚余垃圾投放:居民家庭根據本區域生活垃圾投放管理規定,將盛裝好的廚余垃圾袋密閉后投放到樓道或垃圾收集點的分類垃圾桶中,由當地分配的環衛工人準時進行收集清運垃圾桶中的垃圾;廚余垃圾投放免費,其他垃圾投放計量收費的制度。 4.投放效果檢查:街道、社區、物業加強監督檢查,對各居民家庭投放情況進行登記,并定期公布各居民家庭投放和獎懲情況。
垃圾袋不夠裝怎么辦? 盡管提供的7升垃圾袋看上去挺大,不過有的五口之家表示,如果加上菜葉、剩飯剩菜、果皮等等,恐怕一天一個不夠用。在這種情況下,市民是否要另外掏錢買專用袋?沙園街道有關負責人解釋說,如果專用袋不夠用,用普通塑料垃圾袋也行,只要做好干濕垃圾分類就可以了。 也有兩口之家的居民反映,對于他們來說這個專用袋太大了。而且廚余垃圾不能囤積,必須日清,否則就會散發臭味。每天扔掉一個大袋子感覺很可惜。對此,海珠區有關領導表示,下一步可以研究推出不同型號的廚余垃圾專用袋,如3升、5升、10升的,針對居民的不同需求發放。 垃圾分類后如何處理? 梁永祥表示,在居民做好廚余垃圾初步分類后,小區物業的清潔工將把廚余垃圾集中起來,街道環衛工人將把廚余垃圾運送到附近的二次分揀垃圾站,對分類不徹底的垃圾進行再次分揀,最后用專車運送到大田山進行統一堆肥處理。 對環衛工如何獎勵? 實行垃圾分類后,會使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增加,待遇方面是否也有相應的提高?梁永祥表示,今后將探索創新體制機制,根據環衛工人的勞動時間和減量的垃圾量來給予適當的獎勵。 |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