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煉化首罐國Ⅴ汽油近日分析合格,硫含量由國Ⅳ標準的50ppm降到10ppm以下,8月1日起寧波至蕭山管輸汽油將達到國Ⅴ標準。此前的7月7日,鎮海煉化穩定生產出國Ⅳ柴油,8月1日前出廠車用柴油全面升級到國Ⅳ標準,部分升級到國Ⅴ標準,鎮海煉化汽油、柴油雙雙提前實現質量升級。
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擁有23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乙烯的加工規模,與4500萬噸/年的深水海運碼頭、超過330萬立方米倉儲設施共同構成了“大煉油、大乙烯、大碼頭、大倉儲”的產業格局。目前,鎮海煉化汽油年生產能力290萬噸、柴油740萬噸。該公司計劃投入7.5億元新建第七套加氫裝置,著手實施柴油質量全面升級到國Ⅴ標準的計劃。
據介紹,鎮海煉化從規劃設計開始,選擇先進的設計理念、清潔工藝和綜合利用技術,建成國際先進的全加氫煉油流程,實現了原油資源的深度加工和高效利用。
目前,鎮海煉化逐步形成了高效的內部產業鏈結構,即常減壓—加氫精制、加氫裂化—硫黃回收、焦化—CFB鍋爐循環流化床鍋爐、煉廠干氣—氫氣—乙烯裂解原料等多條產業鏈,在生產工藝流程上最大程度地做到物盡其用。煉廠的干氣—氫氣—乙烯裂解原料產業鏈,實現了煉油、化工能源資源優化利用,僅氫氣、蒸汽綜合利用每年就可減少能源消耗15萬噸標準煤。
針對劣質原料高含硫、高酸值的特點,鎮海煉化不斷完善全加氫生產工藝路線,降低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產品中的硫和烯烴含量,成為國內唯一的全加氫型煉化企業。按原油加工量2300萬噸/年計算,每年可減少污水排放量55萬噸、堿渣約4.5萬噸。
鎮海煉化二甲苯裝置歧化單元原設計能耗為54.1千克標準油/噸,經過優化,投產后的歧化單元能耗僅為43.7千克標準油/噸,每年節約標準油1.04萬噸。
在良好的環保工作基礎上,鎮海煉化對環保現狀風險進行了再分析和再梳理,并圍繞污染物總量減排和提標改造、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檢測與控制、異味治理及環境風險防控等方面,統籌安排了近3年的節能減排、環境治理項目。
2013年至2016年,鎮海煉化計劃實施22個“碧水藍天”減排環保項目。其中,30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脫硝、煉油電站補充脫硫脫硝改造、乙烯動力中心CFB鍋爐煙氣脫硝脫硫改造、芳烴公路裝車增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回收設施、煉油污水處理場改造等5個項目投資均超過1億元。鎮海煉化制定了具體的項目實施計劃,逐周、逐月追蹤考核,所有項目均有序展開。目前,乙烯動力中心CFB鍋爐3臺煙氣脫硫改造已獲成功,乙烯動力中心和煉油電站鍋爐煙氣補充脫硫脫硝改造項目也于6月底投運。
去年底,北京三星九千認證中心向鎮海煉化頒發了能源管理體系新版標準認證證書,公司成為中國石化系統內第一家獲得該證書的企業。通過能源管理體系認證,鎮海煉化運用先進的國際標準、理念加強能源管理,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鎮海煉化還成功以餐飲廢油、棕櫚油生產出“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2013年4月,該油品在上海虹橋機場試用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