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河北磁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檀國仁正在接受中國化工報社記者的采訪。(記者王繁泓 攝)
近日2014年第二屆中國煤焦油深加工技術發展論壇在河北磁縣召開,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河北磁縣經濟開發區。借此之機,中國化工報社記者采訪了河北磁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檀國仁。
記者:我們了解到,河北磁縣經濟開發區,經過5年多的發展,累計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特別是引來了世界500強中化集團、中國炭黑油加工行業單體規模最大的上海鑫寶集團、中國炭黑行業龍頭江西黑貓集團等知名企業入駐園區,請問檀主任,你們是用什么優勢吸引來這些企業的。
檀國仁:磁縣經濟開發區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區位交通、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質高效的服務、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這些一般優勢外,還有以下兩個特有原因:一是循環產業規劃與企業發展思路合拍。開發區循環產業規劃完全契合企業的發展思路,確定了以焦化為基礎,煤焦油、苯、煤氣綜合利用、精細化工等四大產業鏈條,中下游產業成龍配套縱橫關聯,循環發展的規劃,恰是這樣的產業規劃與企業的發展思路達到了高度合拍。二是項目與項目相互配套,依存發展。依托焦化項目所產生的30萬噸煤焦油,引來上海鑫寶首先投建了60萬噸炭黑油項目。依托60萬噸炭黑油,江西黑貓將原計劃在湖南婁底投建的16萬噸炭黑項目放在了磁縣。同樣依托焦油深加工項目產生的8.3萬噸洗油,又吸引了中化滏恒精細化工和中化鑫寶洗油分離項目。正是以上原因,才讓這些企業相中了磁縣這塊熱土,從而項目越聚越多,鏈條越延越長,成本越來越低,錢也越賺越多。
記者:這些企業入駐園區,磁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是怎樣為企業服務的?
檀國仁:我們積極營造良好的對外開放形象和誠信、高效、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環境。一是在項目前期階段,我們保姆式服務,爭取早日開工。實行聯絡員制、全程代辦制和限時辦結制,不論從環境建設、政策把關,項目立項跑辦,還是企業名稱核準和備案等方面都給予最大支持,為企業開工建設贏得寶貴時間。二是在項目建設中,我們主動上門,隨叫隨到。上到分包縣領導,下到管委會各分包人,每天都會深入到項目現場進行走訪,與項目業主進行溝通;對項目隨時遇到的問題,各分包人員接到信息后,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盡快協調處理,確保就地消化、妥善解決。三是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我們以人為本,親情感化。把職工利益放首位,為職工體檢,組織企業開展各種形式文體活動,提高企業伙食補貼,改善生活工作環境,聘請大專院校專家、教授授課以及縣職教中心等加強技能培訓,邀請工會、勞動保障、安監、消防中隊等部門舉辦相關知識講座,開展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崗位技術大比武,消防實戰演練等活動。
記者:河北磁縣經濟開發區是如何定位的?
檀國仁:開發區產業定位為循環經濟型化工產業、基礎裝備制造、新材料、新型建材四大產業,重點發展循環經濟型化工產業,達到“落霞與孤鶩齊飛”循環經濟模式的共榮理念。
記者:在四大產業鏈條中,煤焦油產業鏈具有怎樣的優勢?
檀國仁:一是名企優勢和規模優勢。在煤焦油鏈條中,我們有江西黑貓集團、上海鑫寶集團。二是科技優勢。開發區具有國內一流的洗油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炭黑研發中心、煤化工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實驗室2個,省級研發機構6家;研發生產及采用高新技術成果百余項,國家專利30余項,國外專利8項,其中6項填補國內空白;聘請13名博士生導師及兩院院士擔任開發區經濟技術發展顧問;2012年10月與北京化工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等十幾所高等院校知名化工專家共同打造的中國北方煤化工科研中試基地即將竣工,在精細化工、新能源、高分子、催化劑等四大板塊深度合作。另外,國電新能源研究所副院長郭樺(國家“千人計劃”引進人才)新能源項目和上海同濟大學余兆祥教授研發的催化劑項目即將入駐,屆時將為開發區提供更多超前的技術支持。三是聯體聯利、循環發展特色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合作方式開拓新項目,是園區發展的一大特色和優勢。園區內基礎企業就由不同出資人合作建設,新上項目也由上下關聯企業共同出資建設,這種“聯體聯利”的項目建設模式,既能分擔風險、促進合作,又實現了快速籌資、多個項目齊頭并進。鑫盛焦化由磁縣承先焦化、群星物資、六合公司出資建設;鑫寶焦化由邯鄲鑫寶、江西黑貓、磁縣承先焦化出資建設;黑貓炭黑由江西黑貓、邯鄲鑫寶、磁縣鑫盛出資建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一家的群體合作格局。由于大力發展“化產”,下游增值利潤能夠有效彌補上游虧損,使企業得到了平穩發展。同時,園區實行焦、化、電、熱多業聯產,實現了節能減排、降耗增效。如煤焦油鏈中,鑫盛的煤焦油、焦爐煤氣為鑫寶炭黑油精制提供原料和熱源;鑫寶從煤焦油中提取炭黑油和蒽油,又是黑貓生產炭黑的原料;黑貓生產炭黑產生的廢氣用來發電,又可為園區提供電力、蒸汽和熱源。
記者:最后,請檀主任再給我們描繪一下開發區未來的發展目標和愿景?
檀國仁:我們開發區力爭通過企業上聯、下延和橫向拓展,實施三步走戰略,分別用三個三年的時間,打造千億元循環經濟產業園,逐步開創園區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第一目標:完成產值300億。全力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快啟動鐵路專運線、大型物流中心、國家級煤化研發中心、數字化開發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等建設,使功能更加完備;整合周邊洗煤廠,籌建開發區500萬噸精煤洗選廠,實現開發區萬噸級污水再利用和岳城水庫庫區水源保護地“雙贏”;與中國燃氣、中石油、冀中能源、郴州國際電力等意向項目進行對接,爭取入區落戶;充分開發利用好磁西路東側已征400余畝土地資源,引進實力雄厚,發展前景廣闊,技術領先的大項目,重點是發揮好在建項目的帶動效應、輻射效應,延伸現有項目產業鏈條,發展煤焦油系列、苯系列下游低能耗、高附加值、精細化工項目,利用北方煤化工中試基地優勢,研發和吸收先進技術改變傳統煤化工工藝,引導企業在高分子、新能源、催化劑等方向發展。第二目標:完成產值700億。繼續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條,開發下游產品,向精深領域進軍。逐步開發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闊的現代煤化工項目。重點做好與上海寶鋼、大唐電力、冀中能源、河北鋼鐵等大集團的合作,形成一個跨區域循環經濟示范區,共享供水、供電、供熱、供氣、物流、污水處理廠、熱電聯供等基礎設施。第三目標:完成產值1000億。發揮洗油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煤化工研究中心、炭黑研發中心和北方煤化工科研中試基地等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作用,形成“產-學-研-銷”一體化體系,成為行業最大的精細化工產品“超市”,引導精細化工與航空航天、國防科技、建材冶金、裝備制造、汽車生產、生物科技等產業有機對接,全力打造中原循環經濟“超級航母”開發區,早日跨入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序列。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