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鋼價下行、資金偏緊及進口資源放量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國內原料市場價格全面走低,大部分品種價格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低。考慮到國內原料企業限產停產情況有所增加,加之鐵礦石和煤炭進口量逐步回落,下半年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將略有緩和。同時,第二季度后期國家陸續出臺的相關政策有望在下半年逐漸發揮效應,預計下半年國內原料市場將逐步止跌回穩,但原料供應寬松的趨勢不會改變。
上半年國內原料市場持續疲軟
進口資源持續放量,市場進入供應過剩階段。上半年,國外原料供應商產量繼續釋放。據預測,2014年全球鐵礦石和煉焦煤海運貿易量將分別達到12.83億噸和2.78億噸,同比分別增長7.2%和5.3%,且大部分增量將發往中國市場。其中,2014年四大礦山鐵礦石新增產量預計將達到1.15億噸左右,而上半年我國鐵礦石進口增量達到7287萬噸,同比增長19.1%,市場逐漸進入供應過剩階段。
原料市場疲軟,部分原料價格創新低。上半年,我國原料市場持續疲軟,除了3月下半月至4月初下游集中補庫帶動市場價格短暫反彈外,價格總體呈下跌走勢。其中,鐵礦石受低價進口資源沖擊影響最大,煉焦煤和焦炭次之,廢鋼則因國內資源緊張且進口價格堅挺跌幅相對較小。截至6月底,進口鐵礦石(62%粉礦)和進口主焦煤(CSR:64%)價格分別降至93.25美元/噸(CIF)和109美元/噸(CIF),分別較2013年底下跌30.8%和22.2%,創2012年9月份以來的新低。國產原料的價格降幅雖然相對較小,但成交量明顯萎縮,多數鋼廠都提高了進口礦的配比,減少國產鐵礦石以及廢鋼的用量。
原料跌勢快于鋼材,鋼廠逐漸扭虧為盈。上半年,國內鋼材市場也持續震蕩下跌,但降幅小于原料市場。據統計,截至6月底,國內原料價格普遍較年初下跌20%~30%。隨著第二季度原料市場加速下跌,國內大部分鋼廠從5月份起逐步扭虧為盈,其中不少中小鋼廠盈利達到100元~200元/噸。
市場資金壓力較大,鋼廠庫存維持低位。上半年,國內原料市場成交持續平淡,港口庫存上升。截至6月底,國內主要港口進口鐵礦石和進口煉焦煤庫存分別達到11265萬噸和1020萬噸,分別較2013年底上升2610萬噸和200萬噸,增幅達到30.15%和24.39%。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不少鋼廠對鋼材市場走勢一直持謹慎態度,以按需采購為主;另一方面是很多鋼廠還面臨著資金壓力。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1月~5月份,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9.01%。特別是在5月份以后,各地銀行對于鋼廠貸款收縮明顯。據了解,2014年上半年,山西、河北、黑龍江、四川等地的一些中小鋼廠都先后出現資金緊張而限產的情況。部分鋼廠為回籠資金,出售原先自用的鐵礦石資源,使得港口現貨市場壓力增大。
下半年資源供應仍將寬松
鐵礦石市場低位運行。目前,進口鐵礦石價格基本與2012年9月份的底部持平,而國產鐵礦石價格已跌破當時的低點,說明市場供需形勢已發生明顯轉變。下半年鐵礦石價格還有多少下跌空間,將主要取決于國內礦山的開工情況。雖然上半年國內原礦產量增幅達到10%左右,但主要的增量來自于鋼廠自有礦山,河北、四川等地大部分選礦廠和民營小礦山已陸續關停,河北、山東、廣東、安徽地區一些大型獨立礦山的產量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為10%~20%。目前國內多數大中型礦山的生產成本為700元~750元/噸,相當于98美元~105美元/噸(CIF),如果后市長期在100美元/噸之下運行,獨立礦山的減產幅度將進一步增大,一些鋼廠自有礦的供貨積極性也將受到影響。此外,隨著銀行信用證保證金的提高,一些中小型貿易商迫于資金周轉壓力,下半年鐵礦石進口量可能將有所回落(5月份和6月份已連續小幅回落)。隨著鐵礦石資源供應壓力減輕,如果下半年鋼材市場有利好因素出現,一些前期觀望的鋼廠和大型貿易商將開始補庫,鐵礦石價格仍有望回穩,預計這種情況可能在9月份后出現。
煤價拉低焦炭價格重心。從2013年至2014年春節前期,國內焦炭市場總體呈震蕩下跌走勢,煉焦煤價格的大幅下跌使焦化企業一直處于盈利狀態。3月份后,隨著焦炭價格跌速加快,焦化企業再度轉為虧損。同時,2014年上半年焦化企業開工率一直保持較低水平,1月~5月份全國焦炭產量同比下降1.6%,鋼廠和焦化企業的庫存水平都不高。在下游需求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煤炭成本將是決定下半年焦炭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目前,為了緩解煤炭企業的壓力,近期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如山西省將取消煤炭出省費(30元~50元/噸),內蒙古將下調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征收標準等。但由于目前煤炭市場的主要問題在于供需失衡,以上政策的實施可能使煤炭價格繼續走低,進而導致焦炭價格重心下移。此外,雖然第三季度國際煉焦煤合同價格繼續保持120美元/噸(FOB),進口煤炭與國內資源相比基本沒有優勢,后期我國煉焦煤進口量可能將繼續回落,但由于進口絕對數量有限,短期內仍難以緩解國內市場的壓力。預計第三季度國內市場煤焦價格仍有小幅下跌的空間,第四季度有望企穩。
廢鋼市場漸趨邊緣化。從近半年的市場走勢看,國內廢鋼市場跟跌不跟漲的特性越來越明顯。在2013年底和2014年4月份這兩波鋼材和原料市場的反彈行情中,廢鋼市場基本波動不大,反彈乏力。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半年來鐵礦石價格下跌,鐵水成本明顯低于廢鋼價格(200元~300元/噸),大中型鋼廠普遍提高電爐鐵水比,不少已達到80%以上,導致廢鋼市場需求轉淡。2014年上半年,不少大中型鋼廠繼續減少廢鋼用量,江蘇部分主導鋼廠上半年的廢鋼消耗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近一半,湖北部分主導鋼廠廢鋼采購量較去年減少近三分之二,河北一些主導鋼廠上半年更是一直暫停采購。同時,由于鐵水成本迅速降低,中頻爐鋼廠的價格優勢也明顯下降,采購積極性隨之減弱。從下半年情況看,煤焦價格下跌和鐵礦石價格回升基本相抵,鐵水成本反彈空間有限,廢鋼市場仍難以擺脫弱勢運行的局面,預計重廢主流價格將在2250元~2400元/噸這一區間震蕩。
目前,國內市場鋼材和原料價格均已處于底部區域。隨著國家在鐵路、電力等方面的投資逐步落實,將對鋼材市場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原料市場剛性需求仍在。同時,第二季度起央行連續凈投放,商業銀行從7月1日起調整存貸比計算口徑,后期市場資金壓力將略有緩解。從資源供應情況看,隨著市場價格持續走低,銀行對融資礦的監管力度加大,原料進口量將從高位回落,加之國內不少原料生產廠家因虧損而減產,下半年市場資源供應過剩壓力將有所減輕,但供大于求的情況仍可能存在。
標簽:鋼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