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技術的應用
作者: 2013年07月22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傳統自來水的殺菌消毒方法是,用藥劑凝結、沉淀和氯消毒,它不能去除水中異味,還會生成三氯甲烷有害的有機鹽化和物。我國是水資源貧乏的國家,資源總量不足3萬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傳統自來水的殺菌消毒方法是,用藥劑凝結、沉淀和氯消毒,它不能去除水中異味,還會生成三氯甲烷有害的有機鹽化和物。
我國是水資源貧乏的國家,資源總量不足3萬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據悉,全國688座城市有400多座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110多座城市嚴重缺水。然而,每天的家庭生活和工商業、農業生產在消耗水資源的同時,一些污水沒有經過妥善處理而隨意排放,也在無情地污染著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水源。由于水環境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全國有近一半河段和九成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怎樣保障人們日常飲用水的清潔與健康,怎樣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和利用,以達到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已成為政府、社會和普通百姓都關注的焦點。
我國的水資源不僅貧乏,在時空分布上也極為不均。水環境是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營造城市環境舒適性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供水日益緊張,水污染不斷加劇,人們開始將目光投向水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一夜之間人們發現,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傳統自來水不安全了,有條件的家庭開始飲用瓶裝水,或用臭氧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對自來水進行再處理,以保證生活用水的安全。
臭氧水處理技術,可以對水中有機物質進行分解,其過程不會產生不環保的物質,是已知氧化能力很強的材料。它作為一項既環保又安全的應用技術,可以解決水中的異味物質以及顏色不純凈的問題,還能將水中總有機物含量(COD)降低50%左右。國外的水務部門依據用途來界定水的品質和標準,規定飲用水不得含有病原菌、毒素,但必須含有礦物質。各種礦物質、pH值、混濁、顏色、溶解率、氣體、微生物等,都會影響水的品質。為提高水質,歐洲的大城市中有三分之一的自來水供應采取了臭氧水處理技術。日本和美國均在上個世紀采用了這項技術。然而,我國目前不僅沒有成熟的臭氧水處理技術和設備,而且更缺少如何在地廣人多狀況下應用臭氧水處理技術的水資源狀況的系統資料。
1999年,擁有世界領先臭氧發生技術的三菱電機公司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攜手,借助雙方各自在水處理方面所具備的技術與研發優勢,開展了對臭氧水處理技術在中國的應用進行研究。日前,三菱電機尖端技術綜合研究所環境系統技術部部長廣辻淳二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采用臭氧方面的技術。目前,三菱電機在包括分散型優質飲用水技術開發、污水安全再生利用、飲用水深度處理等,臭氧材料是殺菌、消毒、除色、除臭、除味、除藻、氧化重金屬、分解有機物、降解農藥等的克星,在幫助每個家庭喝上更健康的水、用上更潔凈的水,同時將“臭氧水處理”后的污水再利用,可以大大節約水資源、促進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目前,我國的自來水凈化還是用藥劑凝結、沉淀和氯消毒的凈化方式,這種過濾方法只能解決水中的混濁成分和微生物的問題,對于水中的異味物質、顏色不純凈以及一些化學污染沒有辦法處理;另外還會生成三氯甲烷等有害的有機鹽化和物。雖然南方一些城市的少數水廠開始使用臭氧發生設備進行自來水處理,但企業在選用設備、應用設計方案上還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敏教授介紹說,追根溯源,這一切都源于對“臭氧水水處理”的基礎技術與應用支持研究的缺乏。由于我國水資源缺乏,水質千差萬別,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合理的臭氧水處理技術方案,以適應不同的水質和不同用途的需求,擺脫目前臭氧水處理技術和設備使用中的盲目性,從而提高應用效率成為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6年來,三菱電機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通過大量實驗論證,對不同的水源——湖水、河水、水庫水、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等,研發出不同應用目標下的處理方案,完善了臭氧水處理技術在我國應用的技術基礎。這項研究有望改變目前我國臭氧水處理應用的盲目性問題,同時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應用臭氧水處理技術,提高我國水利用的安全性更有效地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據悉,臭氧制備技術經過幾十年來的研究,單位能耗降低了2-3倍,臭氧發生器的價格也在不斷下降,設備更為緊湊更有利于推廣。相信通過這個合作,將為各地提供更多的臭氧水處理信息與研究成果。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