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勝輝
介紹了中鋁山東分公司循環水污泥處理系統的概況,重點論述了臥螺
離心機在污泥脫水處理中的運行管理,簡要分析了試運行期間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并討論了臥螺
離心機的重要作用。
循環水污泥系統概況
中國鋁業山東分公司循環水系統主要承擔著氧化鋁廠(燒結法)、化學品氧化鋁公司等生產單位各工序排水的沉淀處理、冷卻降溫和循環供應任務。
循環水污水處理系統主要包括水處理西站、水處理東站、大泵房(蒸發循環水)三個子系統,處理工藝為傳統污水處理方法。因各生產崗位排水復雜,回水水質和水量時常變化,其中水處理西站日處理污水量為 2.5萬m3~3萬m 3,水處理東站日處理污水量為2.5萬m 3 ~3萬m 3 ,大泵房系統日處理蒸發循環水量為16萬m3~20萬m3。循環水污泥處理系統包括重力濃縮處理及機械脫水處理(臥螺離心機),因來泥為各污水處理設施排泥,污水本身水質變化較大,所以污泥性質不穩定。其中,重力濃縮日處理量為2500m3~7200m3,離心機日處理量約為360m3~960m3。
離心機在試驗和試運行期間的運行情況
1.臥螺離心機的技術參數及工作原理。公司采用的是上海市離心機械研究所 生產的LW530×2270NY型臥式螺旋卸料 沉降離心機。該離心機具有輸出扭矩大, 差速自動反饋調節,推料功率自動補償, 不易發生堵料情況,分離效率高的特點。 主要技術參數為轉鼓直徑530mm; 轉鼓有效工作長度2270mm;最大分離因 素2200g;錐角2×8o;轉鼓與螺旋差轉速 2~16r/min;轉鼓轉速0~2700r/min 無級可調;懸浮液處理能力15~40m 3 /h; 電機功率37kW;螺旋形式為單頭、左旋、 超前;轉鼓形式:圓柱-圓錐形;溢流板 直徑為Ф283、Ф288.5、Ф294、Ф299.5 四檔可調。
工作原理是通過轉鼓與螺旋的差轉速 △n實現固液的高效分離。
2.試驗期間運行分析。2008年10月底,公司選用上海離心機械研究所的車 載LW350型臥螺離心機對循環水污泥進行了定性試驗,LW350型離心機的主要 參數為螺旋差速2~20r/min、轉鼓轉速 3700r/min、電機功率15kW。絮凝劑選用 濃度為1.5‰的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試驗數據見表1。從運行數據可以得出:
(1)在污泥參數基本相同的情況,差速越大,泥餅在離心機中停留時間也越短,泥餅含固率越低,相應的固體回收率也越低。
(2)對比第2組和第3組數據,在離心機參數及污泥固體總量一定時,加絮凝劑調節后,濾液濁度明顯降低,固體回收率提高了20%,脫水性能得到改善。
(3)因污泥黏度小、堿性大,絮凝劑的用量較多,按進機污泥與加藥瞬時流 量的對應關系,假設進機污泥性質穩定,連續運行下,日均消耗1.5‰的絮凝劑 約0.128kg/m3(泥),加藥成本為5.1元/m3(泥)(絮凝劑按40元/kg計)。 3.試運行分析。2009年4月24日,新建臥螺離心機項目投入試運行。
因前期試驗時加絮凝劑成本太高,且公司循環水污泥為無機污泥,成分復雜多變,泥沙含量大,同時含有鋁、鐵、鈣、鈉、鉀等金屬離子,黏性小,堿度大,懸浮物含量高,所以項目沒有安裝加藥系統。試運行期間,進機污泥參數變化不大,離心機的各項參數基本保持為污泥流量 20m3/h、差速8r/min、轉速1800r/min、主機電流30A,試運行數據見表2。
根據表2數據可知,離心機參數一定時,泥餅含固率隨污泥濃度的升高而降 低;在不加絮凝劑的情況下,泥餅含固率 均大于50%,相應的固體回收率約為60% 左右,每天外送干泥約20噸;脫水處理后 的濾液濁度太高,因離心機的分離范圍有 限,大量的小顆粒在沒有絮凝劑的作用下 不能有效地脫除,溢流到下水道后進入污 水處理系統,直接影響了循環水的水質(循環水供水主要控制濁度)。
問題分析及優化方案的選擇
1.絮凝劑的取舍。因污泥本身濁度較高、固體顆粒比重小且屬于難分離物料, 絮凝劑的投加量會很大,同時形成的絮團 強度不夠,在重力濃縮階段加入絮凝劑可 以極大地減少進離心機的污泥量,但是進 入攪拌槽后,在連續強力攪拌下,絮團極 易破碎,容易造成后續投加絮凝劑過量。 投加絮凝劑成本太高,不利于經濟運行。
2.改變離心機濾液排放流程。流程改 造方案為將濾液收集到溢流水箱,通過溢 流水泵排至16米沉降槽。
3.優化重力濃縮處理流程。在機械脫 水前,有兩級重力濃縮處理設施,水處理西站的排泥連續且泥量較多,經過16米沉 降槽一級濃縮處理后,進入3#、4#濃縮槽 進行二級濃縮處理,且大泵房系統的排泥 間斷性進入3#、4#濃縮槽。
為最大限度利用兩級重力濃縮處理設 施,改變運行方式為在大泵房不排泥時, 16米沉降槽底流排泥量為50m3/h;大泵 房排泥時,大泵房排泥量限定為20m3/h、 16米沉降槽底流排泥量為30m3/h。因為 大泵房處理蒸發循環水,水源較少,水處 理西站回水復雜,外來水源較多,沉淀池 中污泥量較多,所以應壓低大泵房的排泥, 壓低總排泥量,延長污泥在濃縮槽內的停 留時間(12~16小時)。這樣不僅可以保 證濃縮槽的溢流水質,確保污泥的有效濃 縮時間,盡可能降低污泥中的空隙水,提 高進離心機的污泥含固率。同時可以減少 進機泥沙含量,降低濾液的含固率,進而 確保離心機的機動平衡。
4.合理化離心機運行參數。在參數的 摸索調節中,轉鼓轉速過大會造成離心機本 體的磨損和增加動力消耗,轉速過小,達不 到處理效果,在前期運行轉速1800r/min的 情況下,適當調節到2100~2500r/min范 圍內;同時結合污泥含固率的減少和物料 的難分離特性,將差速由前期的8r/min降 低到2.5~6r/min范圍內,延長固體顆粒 在離心機內的停留時間。調節后運行數據見 表3(選擇上午8時數據)。
階段性效果及下一步運行要點
1.階段性效果。結合表3的運行數據 可以看出,隨著進機污泥含固率的降低, 通過適當增加轉鼓轉速和減小差速,經 過離心脫水后的濾液液固比基本保持在 80:1,泥餅含固率在48%左右,但相應的 固體回收率低于50%。
表4為5月底每天的輸送泵外排污泥 量。由表4數據可知,現階段日均外排泥量為103/8=12.9m3,循環水系統日均可 減少43.98/8=5.5t干泥,從根本上可確保 循環水的供水水質。
2.下一步離心機的運行要點。
(1)以設備安全經濟運行為出發點, 在保證泥餅含固率的基礎上,調高溢流板 的直徑,適度降低差速,合理控制轉鼓轉 速,盡量減少濾液含固率,提高固體回收 率,通過有計劃的實驗尋找離心機的最佳 經濟運行點,并設計出不同條件下的差速 變化曲線,指導離心機的運行。
(2)繼續摸索重力濃縮處理系統的運行,結合進機污泥含固率持續低值的現狀,間斷運行排泥,即縮短排泥時間,增加排 泥頻次,延長污泥的濃縮時間,減少進離心機污泥的泥沙含量,保證進離心機的污泥具有較高濃度,確保離心機充分發揮脫水性能。
(3)加強離心機系統的運行維護,形成一套嚴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對關鍵設備或關鍵部件進行定期維護,確保系統的良好運行狀態。(作者單位:中國鋁業山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