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入世后國際經濟一體化,國外先進的焊接與切割設備不斷涌入國門,各焊接與切割企業面對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以及競爭日趨加劇的國內市場,在行業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加速了企業的改制和重組。從近年來北京埃森焊接展參展企業的性質來看,合資、獨資企業、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不斷增加,真實反映出中國焊接工業的發展歷程和行業結構變化;另外,國家各項重點工程項目的開工,也為生產焊接與切割設備的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巨大的市場需求必將給焊接與切割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基于此,本刊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及其焊接分會聯合開展了此次“焊接與切割產品應用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在第八屆北京·埃森焊接展上進行發布。
【調查目的】
對任何行業、任何公司(企業)來說,把握行業動態,了解用戶需求是制定相應市場策略的關鍵。《機械工人》(熱加工)自辦刊以來一直密切關注焊接行業的發展,報道先進的焊接與切割技術,推廣應用先進的焊接與切割設備,擁有著廣泛忠實的讀者群。為進一步了解行業結構調整變化后的焊接與切割產品的應用現狀,探尋焊接與切割用戶的近期需求,以便更好地為焊接與切割設備企業制定產品研發、生產及市場營銷方案提供依據,為用戶更好地選購設備提供決策依據,更好地服務于行業。本刊從2003年5月起進行了焊接與切割產品應用調查。
一、前言
焊接與切割技術作為現代先進制造技術的重要手段,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20世紀為工業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今天,焊接作為一種傳統技術又面臨21世紀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先進制造技術的蓬勃發展,正從信息化、集成化、系統化、柔性化等幾個方面對焊接技術的發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使焊接技術在廣度和深度方面均產生了質的飛躍;另一方面,行業結構調整變化后的焊接與切割企業呈現出新的群雄并存、共同繁榮的新格局,體現為焊接機械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具有高參數、高壽命、大型化、超微細等特征的焊接制品不斷出現;焊接結構設計革新程度迅速提升;焊接新工藝、新方法投入生產實際應用的周期大為縮短;高效優質焊接材料、焊接設備系列化和國產化均攀上新臺階;焊接標準化體系日趨完整;民營、合資和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上日益活躍,有力地推進了中國焊接技術與生產融入國際化的發展。
《機械工人》雜志在53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以“推廣先進焊接技術,為行業、企業服務”為己任的辦刊宗旨,多年來一直關注著焊接行業的發展。尤其是最近幾年,更是時刻注意追蹤焊接行業的發展熱點,與焊接界朋友們保持最“親密接觸”,不斷開拓創新,力爭為焊接行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因此,為進一步了解行業結構調整變化后的焊接與切割產品的應用現狀,探尋焊接與切割產品用戶的近期需求及行業的發展趨向,《機械工人》雜志社利用有龐大忠實讀者群的優勢,以及雜志發行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及其焊接分會聯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歷時5個月的“焊接與切割產品調查”。調查截止到2003年9月30日,共收到有效答卷627份。
我們希望通過對此次調查所獲得的重要信息的分析,能給廣大焊接與切割設備的企業制定產品研發、生產及市場營銷方案提供參考依據,給廣大用戶選購設備提供決策依據,同時更好地服務于行業。
本次調查得到了部分地方焊接學會、協會,以及全國廣大焊接與切割企業和焊接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同時也得到全國廣大用戶的積極配合,為了更好地回饋大家,現將調查結果公布如下。
二、調查群體分析
1.調查群體地區分布
從被調查群體所處地區分布可以看出:華東、華北、中南地區參與調查的人數分別居第一、第二和第三。調查顯示: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華東地區參與調查的人數最多,占到43.28%;其次是華北和中南地區,分別是19.40%和15.82%。調查數據在一定層面上反應出焊接與切割產品在該地區的應用深度和廣度。
2.行業分布
由于焊接與切割產品的應用面極廣,各行業、企業及各種產品對焊接與切割設備的需求不盡相同,所以為了更好地了解各行業對焊接與切割設備的需求情況,我們在本次調查中選取了“焊接與切割產品”應用較多的幾大行業。從調查結果看,參與調查的人員中有25.73%來自機械制造業、18.05%來自零配件制造業、8.92%來自壓力容器。8.30%來自汽車、摩托車業、7.88%來自鈑金加工……具體參見表2。
焊接與切割產品屬基礎工藝裝備,各行各業均可使用,因而其主要的市場需求也是基礎產業。而排在基礎產業前幾名的行業為:機械制造業、零配件制造、壓力容器、汽車、摩托車、鈑金加工、建筑工程和模具等。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看行業對焊接與切割產品的總體需求表現為行業不同,需求也不同。因此,各企業在制定研發、生產及營銷方案時,應針對不同行業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便更好地滿足基礎產業的市場需求。
3.企業類型
調查群體所在企業類型,地區分布。
由于焊接與切割產品應用范疇極其廣泛,而且是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同步發展的,因此,在國家將發展重點轉移到基礎產業(能源、交通運輸)、信息產業、鐵道公路、汽車制造及建筑等行業時,各地區應用焊接與切割產品的主要企業類型也發生了相應變化。尤其是加入WTO后,為適應國際化的競爭,企業通過組織結構調整,促進了改制和重組。從表3的調查可看出:雖然國營、民營企業仍占據較大比例,分別以37.61%、27.76%排在第一和第二位,但與以往相比是呈下降趨勢的;而外商獨資/合資企業所占比例達到11.05%、股份制企業占到17.91%,則表現出較強勁的上升趨勢。
群體所在企業類型的地區分布也同樣顯示出上述趨勢:其中國營企業排在前三位的地區是西北占81.8%、西南占54.55%、華北占47.69%;其次是中南占35.86%、東北占28.57%、華東26.22%。民營企業尤以華東地區凸顯,所占比例達到34.49%;其次是中南地區占30.18%、東北地區占25%、華北地區占21.52%。合資企業華東地區所占比例高達16.56%,其次是中南地區占13.21%、東北地區占10.72%。
從以上調查群體所在企業類型的地區分布的情況看,經濟發達地區的合資企業較多,這些合資企業具有技術、資金和管理優勢,并且享受各種優惠政策,使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另外,這些合資企業起點較高,對所采用的焊接與切割產品要求比較高,從而使所生產的產品品質好,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近年來,我國各種先進的焊接與切割設備及自動、半自動焊機產品構成比大幅度提高,這些使用先進焊接與切割設備的合資企業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4.層次分布
從參與本次調查人員在企業中的分布來看,企業領導及廠辦/總師辦占20%、研發部占14.33%、設備部占12.24%、生產車間由11.94%、工藝處占10.45%、設計部占8.36%、制造部占6.87%、采購部占4.78%,。
焊接與切割產品的采購方式往往要由企業的工藝部門或制造部門提出,再由采購部門直接采購。分析這次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被調查人員雖然分布在企業的各個部門,但從在采購中所擔任的角色分析,具有決策的人員占到23.28%,參與采購的人員達39.40%,具有采購建議權的為31.95%,而與采購無關的僅為5.37%。
綜上所述,參與調查的群體特征與當前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和特色相符合。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