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切削工藝的成敗,關鍵在于找到一種代替冷卻和潤滑的方法。目前,比較成功的干式切削法有兩種:高速干式切削和低溫冷風切削。
一、高速干式切削與低溫冷風切削
高速干式切削法
該加工方法是在無冷卻、潤滑油劑的作用下,采用很高的切削速度進行切削加工。干式切削必須選用適當的切削條件。首先,采用很高的切削速度,盡量縮短刀具與工件間的接觸時間,再用壓縮空氣或其他類似的方法移去切屑,以控制工作區域的溫度。隨著數控技術的廣泛使用,機床剛性和動態性能不斷提高,提高機床的切削速度并非難事。實踐證明,當切削參數設置正確時,切削產生的熱量80%可被切屑帶走。
高速干式切削法對刀具有嚴格的要求:①刀具應具有優異的耐高溫性能,可在無切削液條件下工作。新型硬質合金、聚晶陶瓷和CBN等切削材料是干式切削刀具的首選材料;②切屑和刀具之間的摩擦系數要盡可能小(最有效的方法是刀具表面涂層),并輔以排屑良好的刀具結構,減少熱量堆積;③干式切削刀具還應具有比濕式切削刀具更高的強度和抗沖擊韌性。
低溫冷風切削
該切削方法是一種用-10~-100℃的冷風和非常微量的植物油代替冷卻和潤滑油劑冷卻的加工方法。它由日本明治大學的橫川和彥等最先提出。研究發現,在金屬切削加工過程中,如果只給加工點提供非常微量、潤滑效果良好且未氧化的植物油,加工點就會因高溫而喪失潤滑性。若給加工點提供冷風(-10~-100℃),就可以防止加工點的高溫化,避免上述情況發生。 冷風切削時切削性能大大提高。試驗表明,冷風切削、磨削在性能方面比油劑切削、磨削提高了2倍以上。有、無植物油切削劑與冷風時的切削性能對比情況。可以看出,僅使用冷風切削就比使用植物的效果好,而冷風與微量植物油一起使用時,刀具的切削性能進一步加強。試驗時的切削條件:工件直徑:f92~f98mm,切削速度:45.1~48.0m/min,進給:0.5mm,切削刀具:刀尖半徑R0.4,相當于SKH4高速鋼,不重磨刀片。
▲無精密潤滑油,無冷風加工;-有精密潤滑油,無冷風;
●有精密潤滑油,有冷風;◆無精密潤滑油,有-16.7℃冷風
有、無植物油切削劑及冷風時的切削性能
使用溫度非常低的強冷風加工時,為防止油劑凍結而喪失潤滑性,可在加工前,在刀具表面涂上微量的植物油,然后給加工點供應強冷風。即不讓強冷風與油劑混在一起,效果會更好。使用微量植物油劑,不但降低了切削能耗,而且還消除了工件銹蝕現象。
二、干式切削在齒輪加工領域的應用
新的硬質合金涂層方法和數控機床的使用,使圓柱齒輪制造出現新趨勢:無冷卻的硬質合金刀具高速切削。若工藝參數按最佳設置,可使加工時間短,刀具壽命更長。日本三菱公司、美國格里森公司等都在這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日本三菱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干式滾切系統。它采用的切削速度是傳統滾切速度的)倍,可達到200m/min。干式滾切對滾刀有特殊的要求,三菱公司設計的專用干式滾刀,采用MACH7高速鋼,表面涂有專用涂層,有助于散熱并減少刀具損耗,其壽命可延長到一般濕切方式的5倍。這一系統在加工汽車末級傳動齒輪、大型載重齒輪、汽車小齒輪及行星齒輪時效果都很理想,生產成本至少降低40%。
美國格里森公司用硬質合金滾刀在Phoenix機床上用干式切削法加工錐齒輪,與傳統的高速鋼刀具濕式切削法相比,降低切削時間為50%,而且齒輪的表面粗糙度顯著降低和幾何精度也大大提高,加工精度可達AGMA12~13級。該公司生產的GP系列滾齒機,以其獨特的設計,使其干切質量能與濕切質量媲美。其床身設計成大角度斜坡,以利切屑流動。床身內部循環冷卻,以利于維持熱平衡。此外,機床還配有一套真空除屑除塵系統。這一系列滾齒機,滾切轉速可達3000r/min。 高速干式切削法有如下優點:首先,由于它省去了油屑分離過程,無冷卻潤滑油箱和油屑分離裝置以及相應的電氣設備,因此,機床結構緊湊。其次,這種方法極大地改善了加工環境;加工費用也大大降低。為進一步延長刀具壽命、提高工件質量,可在齒輪干式切削過程中,每小時使用10~1000ml潤滑油進行微量潤滑。這種方法產生的切屑可以認為是干切屑,工件的精度、表面質量和內應力不受微量潤滑油的負面影響,還可以用自動控制設備進行過程監測。
美國費特公司(LMT-Fette)用硬質合金刀具干式滾切齒輪,使齒輪單件加工時間和成本明顯降低。日本堅藤鐵工所開發的KC250H型干式滾齒機,采用硬質合金滾刀、冷風冷卻、微量潤滑,進行高速滾齒,由于供給的是溫度穩定的冷風,工件的熱變形極小。它與傳統的采用高速鋼滾刀KA220型濕式滾齒機相比,加工速度提高了3.2倍,齒輪精度也明顯提高。
三、小結
干式切削與濕式切削相比,不但極大地提高了機床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件加工成本,而且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自然資源。在國外,干式切削的研究和應用都比較廣泛,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在西歐已有近一半企業采用干式切削加工。國內雖有部分機構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在齒輪加工領域內的應用還是空白。
ISO和JIS14000系列標準分別于1996年制定生效,這些標準對環境管理及監測有嚴格的規定。它們的實施,無疑是對我國機床產品出口的又一次挑戰。為提高我國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工藝創新能力,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開展干式切削加工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