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展新能源是我國優化能源結構、降低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日前,我國相繼出臺規定,支持推廣新能源汽車。同時,《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通知(征求意見稿)》的發布使面臨雙反調查的國內光伏產業有望獲得政策扶持。
發展新能源是我國優化能源結構、降低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日前,我國相繼出臺規定,支持推廣新能源汽車。同時,《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通知(征求意見稿)》的發布使面臨雙反調查的國內光伏產業有望獲得政策扶持。業界認為,隨著國家政策利好,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應用市場需求有望迅猛擴張,為相關化工新材料行業快速發展注入活力,相關板塊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鋰電池材料:政策助推市場需求
7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7月13日,五部門聯合發布《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提出,2014年至2016年,中央機關及納入新能源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同時,配套相應充電基礎設施,充電接口與新能源汽車數量比例不低于1∶1。
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包括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政策、給予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等。其中,《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標準和目錄,被視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重大政策利好。
華融證券分析師劉宏程認為,車輛購置稅的免征以及公車新能源化方案的出臺,體現了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決心,新能源汽車迎來一波政策利好,高增長可期。其中,車輛購置稅的免征降低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成本;《方案》明確了公車新能源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對推廣具有示范作用和帶頭效應。
業界人士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依然低于預期,有關部門出臺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有望進一步提速,并帶動相關化工新材料市場需求的提升。
世紀證券分析師顧靜建議,下半年可關注化工板塊結構性投資機會,其中鋰電池材料是新材料的熱點,未來鋰電池市場規模增速較快,建議關注電解液、隔膜等生產企業。
鋰電池產業鏈包含四大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在鋰電池材料成本中,正極材料占44%,負極材料占10%,隔膜占14%,電解液占7%。目前鋰電池概念股包括西部資源、新宙邦、天賜材料、滄州明珠、杉杉股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當升科技、德賽電池、大東南等。
海通證券分析師鄧學認為,近期政府持續出臺政策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政策未來仍將持續加碼,市場放量將加快。盡管201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仍低于市場預期,但一系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持續超預期,新能源汽車板塊仍是最強基本面的成長板塊,鋰電池板塊會出現短周期的巨大彈性,建議關注間接配套眾泰E20的純電芯公司多氟多,滄州明珠也正在進入業績估值雙升通道。
顧靜認為,電解液板塊中,有效產能將集中,上游成本有望下降。目前電解液名義產能嚴重過剩,但是能進入下游主要客戶供應鏈的實際產量相對集中,其中六氟磷酸鋰是生產鋰電池電解液的核心原料,占生產成本的50%~70%,未來價格有望走低,建議關注新宙邦。在隔膜板塊中,鋰電池隔膜國產化率為55%,目前行業低端產品產能已出現過剩。高端產品生產技術壁壘高,進口替代空間大,建議關注滄州明珠。
宏源證券日前發布研報,建議關注轉型發展鋰電新能源的眾和股份。公司已控股深圳天驕70%股權和閩鋒鋰業63%股權,完成了鋰輝石—碳酸鋰—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產業布局。深圳天驕是國內領先的三元正極材料生產企業,在國內市占率20%,排名第一,未來有望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暴發。宏源證券預計公司2014~2016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14元、0.19元和0.31元,給予“增持”評級。
光伏材料:國內市場有望爆發
除電動汽車之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能源領域是光伏發電板塊。據悉,《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通知(征求意見稿)》已于7月8日前征求完意見。新的《意見稿》中,分布式發電電價補貼為0.35元/千瓦時,補貼資金來自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入電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進行收購,并免收隨電價征收的各類基金、附加以及系統備用容量和其他相關并網服務費。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從《意見稿》來看,政策有較大突破,重在推動下半年分布式的投資熱情,有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擴大分布式光伏的范疇,提升收益情況,解決融資難問題。分布式政策再迎利好,看好政策落實與建設加速帶來的投資機會。
瑞銀證券表示,2013年全球新增裝機量構成中,中國等新興市場占據了高達71%的份額,歐洲新增裝機量占比下滑至28%。以中國為主的新興市場成為推動本輪光伏行業景氣周期的主要動力,成本下降以及政策推動是國內光伏市場爆發的兩大原因。
有分析機構預測,隨著國內分布式光伏支持和管理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補貼將適當提高,農業大棚光伏應用繼續增加。盡管上半年起步較晚,預計下半年國內光伏市場需求將比上半年多3~4倍。
東興證券分析師楊若木認為,光伏產業發展核心正在從歐洲轉向亞洲。光伏產業在世界范圍內開始出現多元化趨勢,從長遠來看這是整個產業良性穩定發展的好開端。我國對光伏產業的重點扶持,將拉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可持續需求,光伏設備及其元器件制造業景氣狀況出現明顯好轉。
光伏相關化工材料主要包括光伏背板、EVA膠膜、聚酯薄膜、膠黏劑、切割液等。目前光伏背板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回天膠業、高盟新材等,EVA膠膜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包括紅寶麗等,聚酯薄膜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裕興股份、東材科技、雙星新材、南洋科技等,膠黏劑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回天膠業等,切割液相關上市公司主要是奧克股份。
楊若木認為,隨著光伏背板基膜下游產品生產增加,國產基膜進口替代有望加速,建議重點關注。據Solarbuzz及EPIA預測,2014、2015、2016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49GW、62.64GW、74.27GW,對應每年背膜及基膜需求量將達到3.2億平方米和13.1萬噸、4.1億平方米和16.7萬噸、4.8億平方米和19.8萬噸。由于國產背膜產品與進口背膜產品相比有巨大價格優勢,光伏組件企業盈利能力下降迫使其更重視成本控制,更傾向導入質量可靠、成本更低的國產背膜產品。
未來光伏市場空間巨大,隨著光伏行業的增長,光伏背板用聚酯薄膜將出現需求旺盛,行業盈利轉好的勢頭,高端PET薄膜的太陽能背板基膜市場為業界看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