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井管防腐蝕高性能專用涂料主要依靠高價進口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變。江蘇金陵特種涂料有限公司與多所高等院校合作承擔的油井管用功能高分子合金涂層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打破了國外壟斷,所生產的涂料性能比國外同用途產品更勝一籌,油井管使用壽命可延長2~3倍。
油井管防腐蝕高性能專用涂料主要依靠高價進口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變。江蘇金陵特種涂料有限公司與多所高等院校合作承擔的油井管用功能高分子合金涂層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打破了國外壟斷,所生產的涂料性能比國外同用途產品更勝一籌,油井管使用壽命可延長2~3倍。7月18日,該項目在揚州市通過了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審批并獲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900萬元。
專家組對該項目的評價是,新型油井管涂料性價比高、服役期長,替代進口,成本優勢明顯,填補了國內業空白,項目產業化將有力地提高我國在腐蝕與防護領域的技術水平,對提高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促進作用。
江蘇金陵公司副總經理戴海雄表示,由于深層石油開采面臨高溫、高壓、高硫等惡劣環境,對油井管腐蝕非常嚴重。而我國油井管涂料研發水平落后,主要表現為缺乏高性能聚合物基體材料、涂層服役壽命短,市場被國外產品所占有。為改變這種局面,江蘇金陵與高校合作開發,在高性能聚合物基體材料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
該公司總經理卞直兵表示,該項目在國內首次將超微細氫化鈦粉引入到高分子結構中,顯著提高了涂層材料的耐腐蝕、抗老化和導靜電性;利用納米氧化鋁的陶瓷特性雜化改性含氟聚芳醚酮,顯著增強了涂層材料在高溫環境下的熱硬度和耐磨性;采用共混珠磨工藝將納米鈦前驅體基料與納米氧化鋁改性含氟聚芳醚酮兩種不相容的聚合物熔煉成高分子合金材料;以鈦納米含氟聚芳醚酮為基體,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JL-P5230M油井管專用鈦納米高分子合金涂料,解決了井管、套管易腐蝕的難題。
在談到如何實現鈦納米高分子合金材料產業化和今后的研發方向時,公司董事長卞大榮表示,江蘇金陵將研制適用于工業化生產的超聲波、微波輔助固液球磨大型反應裝置和采用智能控制技術,改進制備工藝和技術裝備,縮短生產周期,降低能耗和成本;繼續開展以納米鈦前驅體為核心材料改性其他聚合物制備新材料的研究,開發新型海洋重防腐涂料系列產品;要研究制訂新產品產業化內控標準和實施細則、原材料檢驗方法、產品檢驗及質量評價等技術規范,形成完整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
今年江蘇金陵將建設年產500噸鈦納米高分子合金聚合物和3000噸高性能油井管用高分子合金涂料生產線各1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