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 |
刀具的創新以及CAM編程的新技術使插銑技術成為一種更為流行的加工方法。 一般來說,插銑技術一直是粗加工應用領域中的一種加工方法。在采用現代技術進行粗加工的過程中,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完成對一個工件的粗加工,包括從使用普通方法的“Z”水平加工(采用低進給速度,切削深度大)到高速/高進給方法(采用切削深度小,高進給速度)加工。由于編程、功率消耗等多種原因,在通常情況下,只有當其他方法證明無效或出現問題時,才會轉而采用插銑技術。 最新的刀具創新以及CAM編程新技術使插銑技術成為一種更為流行的加工方法,特別是在老式的機床上加工,因為這類機床缺乏高速進給操作的功能。 插銑的CAM編程 插銑加工中碰到的主要問題是編程。插銑應用領域中刀具路徑的生成是一個冗長而乏味的過程,因為大部分CAM軟件包缺少適合用戶的選項,包括適應各種工件幾何形狀的能力(2D、3D等)和適應各類型銑刀的能力(側面切削、中心切削等)。 側面插銑一項重要的編程技術是在每一個切入處的底部能夠產生某種形式的角向收縮。當施加于橫向切入的作用力將其從零件推開時,這一角向收縮就變得十分必要。那么下一步將可能發生什么情況呢?沒有這一角向收縮鑲刀片就會出現問題,因為當刀具快速離開零件時會與工件發生互相干擾。 刀具設計的改進 在側向切削應用領域中,施加于刀具上的作用力將會使刀具從工件上被推開。刀具的偏移量則取決于多種因素:如進刀深度、進給速度和機床的剛性。刀具和鑲刀片的幾何形狀也將極大地影響這些作用力,這是新型側向切削刀具的一項最新改進。 復雜碳化物硬質合金鑲刀片的壓制成型工藝,為開發新型銑刀創造了條件,采用這種銑刀使其所使用的切削力較小,因此降低了刀具的偏移誤差。在大部分情況下,采用這種新技術就不需要在每一切入處的底部制造45°退縮角,而且編程也更加容易,因此可允許機床在鉆削加工時采用事先錄入的程序(G81、G85),特別適合于簡單的雙工件幾何圖形加工。 當然,在加工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某些彎曲力,而且在收縮運動時,鑲刀片會接觸少量的材料。因此應在超前角上增加副后角,這有利于刀具/鑲刀片能夠在收縮過程中處理少量的材料。 |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