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京都大學北川宏教授和小林浩和副教授研發出新型納米鎳粒子,可在低壓狀態下吸附儲存氫氣。此項技術可大幅減輕電池重量、降低成本、增加容量、并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對推動燃料電池實用化具有積極意義。
研究人員使用有機溶劑將鎳的化合物溶解,然后重新還原成特殊結構的鎳粒子。新的鎳粒子比普通鎳結構更加緊密,常壓狀態下吸存氫氣能力與鈀持平。而以往需要在高壓條件下,鎳才可以作為儲存氫氣的材料。
之前,科學家大多嘗試將鈦、鈮等的合金或者鈀、釩作為燃料電池的儲氫材料,但鈀等材料質量大、價格昂貴,致使燃料電池成本居高不下。而鎳的密度比鈀小得多,價格也只是其千分之一。標準的燃料電池車行駛500km一般需要5kg的液氫,所需氫氣罐的目標重量是100kg,而該技術可以將氫氣罐重量控制在120kg左右。同時,該技術也可避免高壓儲氫帶來的安全問題。
標簽:納米鎳儲氫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