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化裝置向大型化、高壓、高溫等方向發展,一些化工企業在選擇煤氣化技術時開始盲目貪大求全。在6月18~19日在西安召開的2013中國新型煤氣化技術/經濟發展論壇上,業內專家呼吁,選擇煤氣化技術時應首先考慮技術和經濟的成熟性,從生產全過程進行評價。
“世界上沒有萬能的氣化技術,一種氣化爐只能適宜一種或幾種煤。某些專利商夸大其詞,稱其氣化爐什么煤都能氣化,那是誤導、不科學的。”國內知名煤化工專家、陜西省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賀永德提醒,化工企業要客觀理性思考,深入調查研究、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比較后再做出選擇。首先要根據擬建項目附近的煤種、煤質選擇合適的氣化爐,灰熔點高的煤適合選擇粉煤氣化技術,高灰、高水份的煤要先經過洗選,提高原料質量。
“不同的煤氣化技術其煤氣成分差別很大,不同產品對氣化要求也不盡相同。”賀永德舉例說,合成氨生產只需要氫氣,CO2要脫除,煤氣中CO和CO2越少越好,就選擇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煤制天然氣、合成油、甲醇等合成氣中氫碳比1.6~2.1,醋酸生產只需要CO等,可用干法粉煤氣化技術。
他同時建議,不要一味追求煤氣化技術的先進性,氣化技術成熟、可靠,比本身是否先進更重要。投資及經濟性分析不僅限于氣化裝置,還應包括原料煤處理、煤氣凈化、合成氣壓縮、“三廢”處理、維修費用等多種因素,即煤的全生命過程評價,僅考慮氣化部分的投資及經濟性容易誤導。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李中、華東理工大學潔凈煤技術研究所所長于廣鎖等專家贊同賀永德的觀點。“氣流床煤氣化技術已成為發展的主流。單爐日處理煤量2000噸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爐技術國際領先,成熟可靠,碳轉化率高,已在國內33個項目的推廣應用92臺氣化爐。我們還正在開發日處理煤量3000噸、壓力等級8.7MPa更先進的氣化爐。但煤氣化技術特點各異,再先進也不會適合所有煤種。企業在要根據當地的煤種選擇氣化技術,不僅要看先進性,還要考慮經濟性和環保性能。”于廣鎖對記者說。
“商業運行結果表明,采用所謂的先進高效煤氣化爐,企業綜合效益未必就好。”清華大學盈德氣體煤氣化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勝教授也認為,煤氣化技術選擇應從投資、可靠性、可用率、運行成本、環保、全流程能耗等多方面綜合考慮,而不能僅僅考慮氣化爐本身。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