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
遙感技術為湖泊“把脈問診” 未來發展可期(2020-11-24)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研究員宋開山團隊和合作方利用遙感技術等手段監測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可提前對藍綠藻暴發進行預警,定量估算水體中藻毒素的含量。…[詳情]
遙感技術為湖泊“把脈問診” 未來發展可期(2020-11-24)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研究員宋開山團隊和合作方利用遙感技術等手段監測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可提前對藍綠藻暴發進行預警,定量估算水體中藻毒素的含量。…[詳情]
“遙感+固廢”,精準判經緯 執法監管效率大幅提升(2020-11-23)
生態環境部稱,在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清廢行動2019”)中,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綜合運用無人機遙感、衛星遙感、地理信息、互聯網、數據庫等技術手段,充分發揮了技術優…[詳情]
湖北荊門實現機動車尾氣實時遙感監測(2020-11-23)
據《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20)》顯示,我國已連續11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尾氣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細顆粒物、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染防治的緊迫…[詳情]
“遙感+固廢”,精準判經緯 執法監管效率大幅提升(2020-11-20)
生態環境部稱,在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清廢行動2019”)中,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綜合運用無人機遙感、衛星遙感、地理信息、互聯網、數據庫等技術手段,充分發揮了技術優勢。…[詳情]
碧水藍天背后的力量 衛星遙感加碼污染防治(2020-10-21)
2020年9月27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01組A、B星。據了解,此次發射的衛星是由生態環境部與應急管理部共同牽頭研制建設的光學對…[詳情]
第六屆中國激光雷達遙感學術會議成功召開(2020-10-09)
9月22-24日,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西安理工大學主辦,上海光機所、安徽光機所等單位承辦的第六屆中國激光雷達遙感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安徽光機所激光雷達科研團隊、期刊編輯部組隊參加了本屆學術會議…[詳情]
加強PM2.5監測 《衛星遙感細顆粒物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2020-04-02)
近些年,我國大氣環境形勢頗為嚴峻,其中細顆粒物污染嚴重,已經成為國家環境監測的重點指標。當前,開展 PM2.5 監測工作已經成為環境監管的重要內容之一,新的環境監管形勢要求PM2.5 的監測要更加全…[詳情]
江蘇率先引入國際領先的船舶尾氣移動遙感技術(2019-11-28)
近年來,長江大保護理念全面深入人心,船舶大氣污染尤其是船舶尾氣排放日益受到公眾和社會的關注。長江江蘇段作為船舶排放控制區海船進入應使用硫含量小于0.5%的低硫燃油。但因水上客觀條件的限制,…[詳情]
機動車尾氣污染遙感監測車亮相吉林長春街頭(2019-11-26)
近年來,隨著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尾氣排放已經成為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為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吉林長春市生態環境局對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遙感監測,重點監測區域為人民大街…[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