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市場規(guī)模超650億美元,科學儀器發(fā)展蓬勃(2021-06-18)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基石。據不完全統(tǒng)計,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中,68.4%的物理學獎、74.6%的化學獎和90%的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成果借助各種先進的科學儀器完成,或直接與新儀器方法或…[詳情]
煤化工企業(yè)能耗“雙控”要科學合理(2021-06-16)
今年以來,我國一些地方能耗“雙控”用力過猛,令煤化工企業(yè)壓力倍增,無所適從。筆者認為,一些地方對煤化工企業(yè)的燃料煤和原料煤不加區(qū)分,將企業(yè)用能總量簡單以上年度數據作為依據,&ldq…[詳情]
科學謀劃,加大投入,系統(tǒng)推進城市內澇治理(2021-06-04)
過去幾十年,在我國快速城鎮(zhèn)化過程中,重發(fā)展、輕保護的現象普遍存在,生態(tài)本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城市蓄水排水能力顯著降低,城市排水防澇設施長期投入不足,建設標準低,維護不到位,短板突出…[詳情]
高端科學儀器依賴進口,其國產化任重道遠(2021-05-28)
2020年度“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重點專項項目包括高端通用儀器工程化及應用開發(fā);四極桿飛行時間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四極桿離子阱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低溫強磁場綜合物性測量儀、聚焦…[詳情]
我國科學重器聯手打造灣區(qū)“引力”(2021-05-25)
5月的珠海,深夜里涼風習習。 唐家灣鳳凰山頂,中山大學珠海校區(qū)的天琴計劃激光測距臺站上,李明教授和幾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調試著設備。 “受天氣條件限制,激光測距臺站上半年數據產…[詳情]
“祝融號”成功著陸,科學儀器助其完成探測任務(2021-05-25)
“祝融號”成功著陸!北京時間2021年5月15日上午8點20分左右,我國天問一號著陸器確認成功降落火星,著陸地點位于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著陸器上搭載的是我國“祝融”號首輛…[詳情]
科學家借助拉曼光譜傳感器來加速乏核燃料的回收再利用(2021-05-25)
為了減少放射性廢棄物、并讓核反應堆的運營更具經濟效益,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科學家們,正在講究一套基于實時光譜檢測的新方法,以改善乏核燃料的回收利用。NewAtlas指出,核電最大的賣…[詳情]
我國人工光合成領域首個基礎科學中心啟動(2021-05-25)
4月16~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人工光合成”基礎科學中心啟動會在大連舉行。“人工光合成”基礎科學中心系2020年獲批的項目,也是我國人工光合成領域的首個基礎科學中…[詳情]
5月20日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浙江分中心正式啟動上線(2021-05-21)
5月20日上午,依托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建設的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浙江分中心網站正式啟動上線。 數據中心包括兩大方面內容:一是計量數據板塊,為社會公眾提供計量標準數據、計量科研數據、…[詳情]
科學家借助拉曼光譜傳感器來加速乏核燃料的回收再利用(2021-05-19)
為了減少放射性廢棄物、并讓核反應堆的運營更具經濟效益,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科學家們,正在講究一套基于實時光譜檢測的新方法,以改善乏核燃料的回收利用。NewAtlas指出,核電最大…[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