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科研設備順利安裝 大科學裝置進入戰略性時代(2021-06-30)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國的重大科技項目由建設為主轉向了建設與運行并重的關鍵階段。工程材料、基礎科學等領域前瞻性和系統性的研究進一步加深,大型科學裝置戰略部署…[詳情]
盛夏來臨 蚊蟲猖獗 檢測手段助力科學驅蚊(2021-06-29)
轉眼間即將進入7月,盛夏將至,“四害”之一的蚊子也開始活動猖獗,許多人都有傍晚或深夜被蚊子叮咬的經歷,叮咬過后奇癢難耐,睡意全無,讓人不勝其煩。 據了解,蚊子在叮咬…[詳情]
中國科學儀器自主創新應用示范基地在中國農科院成立(2021-06-29)
在儀器整機上,基本做到“人有我有”,但總體處于追趕狀態,多種高端儀器我們還在起步期,外企已經處于迭代期。而在關鍵核心部件上則依然高度依賴進口。 近日,為進一步推動中…[詳情]
市場規模超650億美元,科學儀器發展蓬勃(2021-06-18)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據不完全統計,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中,68.4%的物理學獎、74.6%的化學獎和90%的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借助各種先進的科學儀器完成,或直接與新儀器方法或…[詳情]
煤化工企業能耗“雙控”要科學合理(2021-06-16)
今年以來,我國一些地方能耗“雙控”用力過猛,令煤化工企業壓力倍增,無所適從。筆者認為,一些地方對煤化工企業的燃料煤和原料煤不加區分,將企業用能總量簡單以上年度數據作為依據,&ldq…[詳情]
科學謀劃,加大投入,系統推進城市內澇治理(2021-06-04)
過去幾十年,在我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重發展、輕保護的現象普遍存在,生態本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城市蓄水排水能力顯著降低,城市排水防澇設施長期投入不足,建設標準低,維護不到位,短板突出…[詳情]
高端科學儀器依賴進口,其國產化任重道遠(2021-05-28)
2020年度“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項目包括高端通用儀器工程化及應用開發;四極桿飛行時間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四極桿離子阱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低溫強磁場綜合物性測量儀、聚焦…[詳情]
我國科學重器聯手打造灣區“引力”(2021-05-25)
5月的珠海,深夜里涼風習習。 唐家灣鳳凰山頂,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天琴計劃激光測距臺站上,李明教授和幾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調試著設備。 “受天氣條件限制,激光測距臺站上半年數據產…[詳情]
“祝融號”成功著陸,科學儀器助其完成探測任務(2021-05-25)
“祝融號”成功著陸!北京時間2021年5月15日上午8點20分左右,我國天問一號著陸器確認成功降落火星,著陸地點位于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著陸器上搭載的是我國“祝融”號首輛…[詳情]
科學家借助拉曼光譜傳感器來加速乏核燃料的回收再利用(2021-05-25)
為了減少放射性廢棄物、并讓核反應堆的運營更具經濟效益,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科學家們,正在講究一套基于實時光譜檢測的新方法,以改善乏核燃料的回收利用。NewAtlas指出,核電最大的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