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
美科學家找到石墨烯量產的新方法(2017-02-06)
(來源:互聯網)…[詳情]
我國科學家發明可燃冰冷鉆熱采技術(2017-01-22)
記者從吉林大學了解到,經10余年技術攻關,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冷鉆熱采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空白,前不久獲得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分…[詳情]
我國科學家成功實現兩個串聯碳納米管諧振器的強耦合(2017-01-18)
近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基于碳納米管的納米機電系統(NEMS)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固態量子芯片組郭國平研究組與清華大學姜開利研…[詳情]
外國科學家研發出可食用包裝(2017-01-17)
薩馬拉國立技術大學科學家為宇航員們開發出了可食用的食品包裝。這是一種用各種植物材料生產的耐用包裝膜,此前從來沒有過同類產品。 校方稱,這種包裝可以儲存和加熱各種食物,薄膜可以和食物一起…[詳情]
科學家打出最牢固的人工分子結(2017-01-16)
科學家12日說,他們成功在分子尺度上打出有8個交叉的扭結,這是迄今最復雜、最牢固的人工分子結,將來有望用于開發新一代材料。 在幾何中,扭結是指三維空間中不與自身相交的閉合曲線,自然界中已知…[詳情]
科學家制備離出超級電容器石墨烯復合膜(2017-01-13)
近年來,柔性、微型能源儲存裝置由于其柔韌和輕便等特點,在可穿戴電子設備、智能皮膚和便攜式智能手機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其中,柔性的全固態超級電容器具有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功率密度高、…[詳情]
科學家研發紙制離心機 有望變革發展醫療新技術(2017-01-13)
陀螺是一種簡單的玩具,甚至幼兒園老師都會做。但是這一古老玩具——一種風車樣裝置,其螺旋運動是由兩股捻弦驅動的——可能很快使發展中國家的醫學發生改變,因為醫生研發出一…[詳情]
科學家在手持式PCR儀技術取得最新突破(2017-01-13)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體外擴增特定DNA片段的技術,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KaryMullis于上世紀80年代發明,被譽為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最重大進步之一,廣泛應用于分子和遺傳學分析。 30年以來,科學家們…[詳情]
外國科學家研發出可食用包裝(2017-01-13)
【中國包裝網訊】薩馬拉國立技術大學科學家為宇航員們開發出了可食用的食品包裝。這是一種用各種植物材料生產的耐用包裝膜,此前從來沒有過同類產品。 校方稱,這種包裝可以儲存和加熱各種食物,薄…[詳情]
美國科學家制造出最輕質堅固材料(2017-01-13)
【中國包裝網訊】據外媒8日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學家通過按壓并熔化石墨烯薄片,制造出迄今最輕質堅固的材料之一——一種多孔的三維石墨烯結構,其形狀類似海綿,密度僅為鐵的5%,但堅固程度…[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