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
二氧化碳加氫制芳烴研究取得新進展(2018-11-23)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院士李燦、博士李澤龍、博士生曲圓直等人在CO2催化加氫制備芳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串聯式催化劑體系直接將CO2高選擇性地轉化為芳…[詳情]
科技部報告顯示:我國碳排放增速逐漸降低(2018-11-20)
科技部近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了46%,中國碳減排成效明顯,排放增速逐漸降低,自2013年以來增速基本為零。 據了解,該報告選定…[詳情]
江億:我國實現低碳能源的途徑(2018-11-20)
應在生態文明理念下科學規劃未來的交通和建筑能耗,綠色生活方式是實現我國未來低碳發展的基礎條件。 大力開發風電、光電、水電等可再生電力以及核電,集中開發、長途輸送,符合我國資源條件。 大幅提…[詳情]
陜西化企發力高端碳材料(2018-11-14)
11月上旬,由陜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負責編制的《陜西省煤基碳材料產業狀況及發展研究報告》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陜西航空航天、裝備制造、軍工等產業十分雄厚,但下游急需的碳材料及其復合材料少…[詳情]
煤炭消費不影響我國實現“減碳”目標(2018-11-12)
日前,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最新進展。針對近期有質疑認為,我國煤電裝機容量仍在增多、煤礦產量也在增加,導致應對氣候變化壓力增加等觀點,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詳情]
二氧化碳合成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實現量產(2018-10-29)
從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了解到,該所研究員王獻紅團隊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歷時二十年時間實現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業化生產,年產5萬噸。 二氧化碳是溫室效應的主要“元兇”,但又是一種低成本…[詳情]
陜西首次調研煤基碳材料(2018-10-22)
10月16日,陜西省工信廳在西安組織召開評審會,邀請有關行業專家對陜西省石化聯合會編制完成的《陜西省煤基碳材料產業狀況及發展研究報告》進行評審論證。專家原則通過《報告》評審,并提出了修改意見。…[詳情]
甲醇與一氧化碳耦合制芳烴選擇性達80%(2018-10-22)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劉中民、朱文良團隊在甲醇與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烴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在該工作中,科研人員發現在無金屬改性的純H-ZSM-5分子篩上,甲醇與…[詳情]
新型“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研制成功(2018-09-17)
16日獲悉,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院士課題組利用廉價碳酸鈉和碳納米管制備出無鈉預填裝“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相關成果成為《研究》創刊號首篇發表文章。 據介紹,“可呼吸”電池初級版本是鋰-氧電池…[詳情]
生態環境部:全國碳市場建設已具備堅實基礎(2018-09-14)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日前表示,近年來,我國積極探索運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持續推動完善全國碳市場相關制度設計,深入開展基礎性工作,組織開展碳市場相關能力建設,為做好后續全國碳市場…[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