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物理所發現一種新型鈉離子電池有機負極材料(2015-12-11)
有機材料具有豐富的化學組成,氧化還原電位可調,可以實現多電子轉移,而且原料來源豐富,成本低廉,材料可循環降解,對環境無害,作為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詳情]
物理所等實驗證明有機共軛小分子晶體薄膜中 存在半導體本征光生自由載流子(2015-12-03)
在漫長的人類物質文明的進程中,總有那么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道法自然。這道便是人們所掌握的原理以及手段。 分子間相互作用的間距對物質性質及功能的影響至關重要。自然界光合生物僅僅用少數…[詳情]
物理所等室溫鈉離子電池隧道型氧化物電極材料研究獲進展(2015-12-03)
由于鈉在地殼中儲量豐富,且分布廣泛;鈉具有和鋰相似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儲存機制,因此發展針對于大規模儲能應用的室溫鈉離子電池技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所研究的電極材料主要有層狀氧化物、隧…[詳情]
物理所日盲鎂鋅氧單晶薄膜的電性調控及雙色/多色紫外探測器研制獲進展(2015-11-10)
ZnO基光電子學及透明電子學是近年來信息和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理論上通過Mg、Be等元素的摻雜,ZnO基合金的禁帶寬度能在很寬波段范圍內進行調諧,如通過調整MgxZn1-xO中的Mg組分,其帶隙可在3.3…[詳情]
物理所等在新型近室溫熱電材料α-MgAgSb機制研究中獲進展(2015-10-21)
熱電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清潔能源材料,能夠直接實現熱能和電能的相互轉換,同時還具有體積小、無噪音、壽命長、對環境不產生任何污染等優點,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引起了各國的廣泛興趣…[詳情]
物理所在三維納米結構的加工與應用研究中取得進展(2015-10-20)
三維納米結構既可具有納米材料與結構所賦予的量子效應、尺寸效應與表面效應等新奇物性,又可通過三維幾何結構實現電聲子輸運與耦合、自旋極化、激子行為、波陣面調控等物性的協同調制,獲得平面器件不…[詳情]
物理所在單塊非線性晶體高次諧波的產生研究中取得突破(2015-09-17)
自激光產生以來,人們已經利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中的各種非線性光學效應(倍頻、和頻、差頻等)成功地將激光的窗口擴大到深紫外、可見、紅外、太赫茲等范圍,并實現了寬帶相干光源和超快脈沖激光。中國科…[詳情]
近代物理所合成兩種最缺中子新核素(2015-08-31)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實驗物理中心超重核研究組的科研人員利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上的充氣反沖核譜儀(SHANS),成功合成了215U和216U等兩種最缺中子新核素。 新核素合成是核結構研究的重要內容…[詳情]
物理所等發現立方鈣鈦礦磁電多鐵性材料(2015-08-27)
磁電多鐵性材料是指同時具有磁有序與電極化有序的一類多功能材料,利用兩種有序的共存和相互耦合,可以實現磁場調控電極化或用電場改變磁性質。近十年來,多鐵性材料由于豐富的物理內含和廣泛的應用…[詳情]
物理所研制高精度脈沖升溫-納秒時間分辨中紅外瞬態光譜儀(2015-06-08)
“十年磨一劍,不敢試鋒芒。再磨十年劍。泰山石敢擋。”每一位從事實驗研究的科研人員都夢想手中有一把利器,能夠和俠客一樣在科學的天地里縱橫天下,快意恩仇。然而當看準一個研究方向后,手頭不可能都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