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
金質傳感器有望即時檢測水中污染物(2016-03-04)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UniversityofNebraska-Lincoln;UNL)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系列的金屬探測生物傳感器,其中包括一款金質傳感器。這種金質傳感器是在紙帶上制造出相當于石蕊試紙條的大小,…[詳情]
新技術有望破解“垃圾圍城”(2016-03-01)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鎮生活垃圾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遞增,占地量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續增長。“垃圾圍城”對公眾身體健康的危害已經顯現。…[詳情]
石化化工供給側改革報告之一:PTA行業有望迎來拐點(2016-02-18)
聚酯產業鏈利潤有望向中下游轉移,PTA行業將受益供給側改革 過去的數年間,聚酯產業鏈(PX-PTA-PET)不同環節的產能投放節奏出現周期性錯位,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產業鏈利潤由上游PX環節向中下游PT…[詳情]
我高性能碳纖維產品有望替代進口(2016-02-15)
碳纖維是新材料界的寵兒,有“黑色黃金”之稱,多年來我國高性能碳纖維依賴進口。如今,這一局面被黑龍江省碳纖維復合材料龍頭企業、哈爾濱天順化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打破。日前,由該公司承…[詳情]
水漆廢物有望從危廢名錄去除(2016-01-26)
國家工信部節能司近日發出關于征求《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報批稿)意見的函。最近新修訂的該名錄將涂料生產和使用環節產生危險廢物的條目加入了“不包括水性漆”的括號注釋,即水性涂…[詳情]
秸稈加熱氣化可作鍋爐燃料 8臺生物質鍋爐已在崇明投用,有望“清潔替代”全島400臺燃煤鍋爐(2015-12-24)
冬季來臨,又到秸稈焚燒高發季,燃燒后的顆粒物,正是霧霾成分之一。一種新研發成功并開始產業化的秸稈氣化供熱技術,成為破解“秸稈焚燒”的新思路。 上海每年秸稈產量約160萬噸,利用率…[詳情]
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方案有望近期出臺實施(2015-12-07)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楊鐵生3日說,作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重大舉措,《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方案》有望近期出臺實施,將重點推進四項任務。 楊鐵生是在工信部舉辦的2015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詳情]
我國燃氣PE管材國家標準有望出臺(2015-11-23)
據了解,除出臺新塑料管道國家標準之外,我國塑料管道、城市燃氣等相關行業還準備成立一個“燃氣PE管材國家標準”,一方面加強行業自律,另一方面引領燃氣用PE管道加工企業嚴格按照產品標準生產,保證產…[詳情]
膨潤土改性淀粉材料有望破解白色污染(2015-10-26)
用淀粉和土也可以制作出堅實的“塑料”,埋入土壤中可以完全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氮。一項來自中國的新技術將為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帶來希望。…[詳情]
首個超深高含硫大氣元壩氣田年底有望建成投產(2015-10-14)
中國石化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我國首個超深、高含硫大氣元壩氣田年底有望建成投產,該氣田現已生產原料氣超過10億立方米,其中大多數是外輸的商品氣。目前元壩氣田二期年底有望全面投產,將建成年產3…[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