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
我科學家研制出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2016-03-21)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熊宇杰教授課題組基于應用廣泛的半導體硅材料,采用金屬納米結構的熱電子注入方法,設計出一種可在近紅外區域進行光電轉換且具有力學柔性的太陽能電池。國際重要的化學期刊…[詳情]
中國科大構筑新型近紅外柔性太陽能電池(2016-03-18)
目前大多數光伏器件(即太陽能電池)都是針對可見光進行吸收,占據太陽光中52%的近紅外光并沒有得到高效利用。正因為如此,增強在近紅外區域的太陽光吸收和利用,成為一個關鍵科學問題,對器件類型的設…[詳情]
新型聚合物太陽能轉換率9.14%(2016-03-14)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日前開發了應用于太陽能電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并制備出了轉換效率高達9.14%的太陽能電池。 這種茚并噻吩的聚合物材料具有更寬的帶隙和更深的最高占據分子軌道(HOMO)能…[詳情]
福建物構所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獲進展(2016-03-10)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可以利用溶液旋涂、卷對卷和噴墨印刷等低成本制造技術,有望大大降低太陽能電池的制造成本。近年來雖然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突破10%,但是大部分聚合物都是基于苯并二噻…[詳情]
美國研發出超薄太陽能電池 開發全新領域(2016-03-08)
帽子、窗戶、白紙、氣球,倘若它們都能發電,那會怎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超輕、超薄的柔性太陽能電池,能附著在許多物體之上。即便是“躺”在一個肥皂泡上也不會讓泡泡變形…[詳情]
金屬氧化物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突破(2016-03-08)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加熱鐵銹之類金屬氧化物,可以提升特定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和能量儲存效率。 這一發現由《能源和環境科學》雜志刊載。與現有硅太陽能電池不同,這類太陽能電池…[詳情]
迄今最輕薄太陽能電池問世(2016-03-02)
帽子、窗戶、白紙、氣球,倘若它們都能發電,那會怎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超輕、超薄的柔性太陽能電池,能附著在許多物體之上。即便是“躺”在一個肥皂泡上也不會讓泡泡變形…[詳情]
石墨烯將成制造太陽能電池理想候選者(2016-02-03)
150多年前,自鉛酸電池問世以來,關于革新電池技術的大膽觀點就一直存在。 近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在《自然雜志》上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石墨烯薄膜可以用來提取大氣中的氫氣,將其應用到燃料電池…[詳情]
太陽能分解水制氫取得新進展(2016-02-01)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這一研究成果拓展了空穴儲存層的應用,形成理性設計高效光電極的新策略和新思路,為實現高效太陽燃料制備提供重…[詳情]
大連化物所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2016-01-29)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研究員、中科院院士李燦領導的太陽能研究團隊繼發現并提出利用“空穴儲存層”的新概念和新策略構建高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