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
合肥研究院在納米材料高通量生物毒性檢測方法研究中獲進展(2016-04-28)
隨著納米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納米材料不斷出現并迅速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發展快速、高通量的生物檢測手段對納米毒性的快速安全評估極為重要。流式細胞術是毒理學檢測的常用技術,具有…[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酚醛碳泡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2016-04-28)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先進材料中心在開孔酚醛碳泡沫的電磁屏蔽性能方面取得新進展,在閉孔電絕緣性能的酚醛泡沫復合泡沫基體上獲得具有三維開孔結構的復合碳泡沫材料…[詳情]
合肥研究院等在新型納米診療劑研究中取得新進展(2016-04-26)
癌癥是當今世界性的難題。傳統的化療藥物對人體有著極大的副作用,有效的癌癥診斷工具仍然十分缺乏,發展有效的治療和診斷工具存在重大的挑戰。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輻射引發的個體表觀遺傳信號傳導研究中獲進展(2016-04-25)
隨著大型核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其相關的生態安全性也日益受到關注。為了了解環境中核素的遷移、分布,以及生物暴露效應對生態安全的影響,研究生物個體間的信號通訊尤為重要。 針對這一基本科學問…[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三維納米結構可控生長和性能調控方面取得進展(2016-04-21)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Nb3O7(OH)三維納米結構可控生長和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在溶液相和導電玻璃基體上獲得高度有序單晶Nb3O7(OH…[詳情]
合肥研究院等在斯格明子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04-08)
具有非中心對稱立方結構的金屬螺旋磁體,如MnSi、FeGe,由于同時存在自旋、軌道、晶格多種自由度的關聯與耦合,表現出豐富的材料特性,一直是金屬磁性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與前沿。2009年,科研人員在此類…[詳情]
合肥研究院建成中國首座鉛冷快堆關鍵技術實驗裝置(2016-04-06)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建成中國首座鉛冷快堆(LFR)關鍵技術實驗裝置——高溫液態純鉛實驗回路,并成功調試。該裝置采用純鉛作為循環工質,設計運行溫度達600℃,具備開展…[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高穩定性金屬納米多層膜塊體研制方面取得進展(2016-04-06)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內耗與固體缺陷研究室核材料研究團隊基于界面工程設計,采用大塑性變形方法,成功制備出了同時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的高界面Cu/Ta納米多層膜塊…[詳情]
合肥研究院生物體內自發性活性氧簇的檢測研究獲進展(2016-03-31)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張忠平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細胞及生物體內自發性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以下簡稱ROS)的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并首次觀測到了新鮮傷…[詳情]
合肥研究院揭示氧化石墨烯在降低PCB遺傳毒性中的顯著作用(2016-03-30)
氧化石墨烯(GrapheneOxide,GO)作為碳納米材料以及二維納米材料家族的典型代表,擁有極薄的片層結構、豐富的含氧官能團、獨特的極性/非極性區域分布以及強大的吸附能力等特性,在材料、電子、能源、生物…[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