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系列進展
半導體所等在各向異性二維材料物性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2016-04-21)
二維層狀晶體材料,比如石墨烯和二硫化鉬(MoS2)等,具有優良的電學性能和光學性能,因此被期待可用來發展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晶體管和光電器件。近幾年來,平面內各向異性的二維晶體…[詳情]
地化所在Cd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示蹤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6-04-21)
“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包括Fe、Cu、Se、Mo、Cd、Cr、Zn、Hg、Ca、Mg、Ge等)的研究是國際上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的一個前沿領域。作為一種新的、潛在的地球化學示蹤劑,近10余年來“非傳統穩定同…[詳情]
寧波材料所在熱電材料設計及性能優化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6-03-30)
利用半導體的Seebeck效應或Peltier效應可實現熱能與電能的直接相互轉換,包括溫差發電和熱電制冷兩種應用形式。熱電性能由無量綱優值ZT(=S2σT/κ)表征,其中S、σ、T和κ分別是…[詳情]
化學所在多相催化劑的構筑與性能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6-03-29)
多相催化在化學化工中具有廣泛的應用,超過80%的產品需要通過多相催化反應得到。隨著研究人員對催化本質理解的加深,研究手段的提高,創造新催化劑結構能力的增強,人們對多相催化的研究已經從宏觀描…[詳情]
半導體所在柔性一維光電探測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2016-03-23)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對便攜化、娛樂化、健康化的可穿戴式電子設備不斷追求,促使其相應的柔性傳感器件向著高效、低成本、大面積制造等方向發展。近些年,為了實現光電探測器的便攜化和可移…[詳情]
水生所在能源微藻用于工業煙氣生物脫硝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6-03-04)
氮氧化物(NOx)是化石燃料燃燒煙氣中所含的重要環境污染物,主要以NO形式存在。傳統的煙氣脫硝方法能耗大,存在安全性問題并造成二次污染。微藻生物量中氮元素含量高達細胞干重的7-12%,其規模化培養…[詳情]
大連化物所液流電池非氟多孔離子傳導膜研究取得系列進展(2016-03-01)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研究員張華民、李先鋒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液流電池非氟多孔離子傳導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該團隊通過研究證實:構建交聯網絡結構可以有效地…[詳情]
大連化物所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取得系列進展(2016-02-29)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輝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在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以共同通訊作者形式在Nature 雜志上發…[詳情]
蘭州化物所鋰空氣電池電極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2016-02-15)
鋰空氣電池是一種以金屬鋰作為陽極、空氣中的氧氣作為陰極反應物的電池。在該電池體系中,空氣電極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汲取氧氣,理論能量密度高達11140Wh/kg,遠遠超出了當前鋰離子電池的能…[詳情]
蘭州化物所在C-N鍵活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2016-02-15)
含氮分子作為生化過程的主要參與組分,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體當中。使用含氮化合物作為原料進行化學轉化,可以簡化反應原料、縮短反應流程和修飾天然產物。然而由于C-N鍵能高,因此如何發展簡單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