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
改寫教科書的研究:6鍵碳原子首獲影像證實(2017-01-16)
傳統教科書中,一個碳原子最多只能與4個原子通過電子對結合。但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化學家莫瑞茲·馬力絲維斯基首次合成并證實,在一種椎體形碳分子內存在一個能與6個原子結合的碳原子。 發表…[詳情]
二維原子晶體材料中表層氧缺陷的調控及物性研究獲進展(2017-01-10)
二氧化鈰(CeO2)是一種可還原氧化物材料,它可以在還原性氣氛中產生表層氧缺陷,在氧化性氣氛中修復氧缺陷。這種氧離子存儲特性使得它在燃料電池固態電解液材料、高性能汽車尾氣凈化器等方面有非常好…[詳情]
大連化物所單原子催化研究取得新進展(2017-01-04)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張濤研究團隊在單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證明了單原子催化劑可以具有與均相催化劑相當的催化活性。該研究工作獲得了審稿人的…[詳情]
麻省理工研究員助力原子干涉儀精度再創新高(2016-12-30)
在測量加速度和自轉速度等重力和慣性力的所有技術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s)原子干涉儀精度保持著最高紀錄。 據麻省理工大學日前報道,該校研究人員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通…[詳情]
近代物理所CSR原子核質量精確測量獲進展(2016-12-29)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質量測量團隊利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CSR)裝置,首次測量了短壽命核素52Co及其同核異能態的質量,并結合已有數據重新構建了52Ni的β衰變綱圖,在原子核…[詳情]
單原子催化入選美國化學會化工領域年度十大成果(2016-12-29)
近日,美國化學會化學工程新聞評選出2016年度化學化工領域“十大科研成果”。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張濤院士團隊提出的“單原子催化”入選其中。 近幾年,該團隊拓展了單原子催化…[詳情]
新法制出直徑僅三個原子的電線(2016-12-29)
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利用金剛烴制出直徑只有3個原子粗細的電線。這一技術在制備新型發電纖維、光電設備等方面具有廣泛用途。相關研究發表在26…[詳情]
科學壯舉:人類首次完成反物質原子光譜測量(2016-12-23)
英國《自然》雜志19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粒子物理學重大進展: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報告了對反物質原子的首次光譜測量,實現了反物質物理學研究長期以來的一個目標。該成果標志著人類向高精度測試物質…[詳情]
反物質原子光譜測量首次完成(2016-12-21)
英國《自然》雜志19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粒子物理學重大進展: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報告了對反物質原子的首次光譜測量,實現了反物質物理學研究長期以來的一個目標。該成果標志著人類向高精度測試物質…[詳情]
化學所在銠原子活化氧物種轉化惰性小分子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2-15)
氧化鋁負載的痕量金屬銠可有效活化Al2O3中的晶格氧直接參與化學反應,然而氧化鋁具有高的熱穩定性和化學惰性,在溫和條件下,氧化鋁中的氧原子很難直接參與化學轉化。 為了認識痕量金屬銠活化惰性…[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