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遙感
“黑科技”上線 昆明將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滇池水質狀況(2021-07-02)
衛星遙感是在遠離目標和非接觸目標物體條件下探測目標地物,獲取其反射、輻射或散射的電磁波信息,并進行提取、判定、加工處理、分析與應用的一門科學和技術,涉及到了觀測儀、光譜儀以及成…[詳情]
衛星遙感、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等科技手段在監督執法中得到普遍應(2021-04-30)
【儀表網儀表產業】2021年4月28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介紹生態環境執法工作進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共同…[詳情]
碧水藍天背后的力量 衛星遙感加碼污染防治(2020-10-21)
2020年9月27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01組A、B星。據了解,此次發射的衛星是由生態環境部與應急管理部共同牽頭研制建設的光學對…[詳情]
加強PM2.5監測 《衛星遙感細顆粒物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2020-04-02)
近些年,我國大氣環境形勢頗為嚴峻,其中細顆粒物污染嚴重,已經成為國家環境監測的重點指標。當前,開展 PM2.5 監測工作已經成為環境監管的重要內容之一,新的環境監管形勢要求PM2.5 的監測要更加全…[詳情]
地空結合 衛星遙感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發揮重要作用(2019-07-24)
近年來,隨著大氣環境污染形勢日益嚴峻,國家加快了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的出臺,不僅制定了更為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治理標準,而且還在通過多方面推動大氣質量的改善。近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2019年度…[詳情]
我國海洋衛星遙感產品真實性檢驗系統建設啟動(2018-08-22)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日前,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與溫州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開展技術合作,推動溫州東甌海洋綜合觀測平臺搭建海洋水色衛星遙感產品真實性檢驗現…[詳情]
中西部首個高光譜衛星遙感數據與分發中心“落戶”河南(2017-10-24)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日前,我國中西部首個高光譜衛星遙感數據與分發中心選擇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正式落戶,成為科技領域高度關注的熱點。(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科技為先謀發展 “借助衛…[詳情]
多款光譜儀器助力衛星遙感技術實現精細化、高效化監測(2017-08-14)
作為一門實用、先進的空間探測技術,衛星遙感技術利用遙感器從空中探測地面環境變化,根據不同環境地物光譜特征響應,識別地面上生態環境狀況及動態變化。這項事業,我國雖然起步晚,卻發展迅速,在業務…[詳情]
衛星遙感監測發現:中國南極中山站“冰山圍城”(2016-12-13)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南極冰架崩解越來越頻繁。衛星遙感監測發現,鄰近我國南極中山站的爾克冰川,近期又發生了新一輪的大規模崩解。大大小小的冰山,在中山站外圍海域形成了一道壯觀林立的“冰…[詳情]
特大泥石流災害中的衛星遙感和預報降水的檢驗分析研究獲進展(2016-03-23)
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舟曲縣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引發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泥石流長約5000m,平均寬度300m,平均厚度5m,總體積200多萬立方米,流經區域被夷為平地,舟曲縣城一半被淹,一村莊整…[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