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
基于數字微流控技術 我國簡化單細胞測序方法(2021-01-13)
基因組學已經成為生命科學與醫院研究的常用方法。從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我們已經完成了數千種生物的全基因組測序,初步分析了他們的基因組結構。然而,目前基因組學分析技術通常需要大量的樣品才…[詳情]
單細胞分析“顯神通” 質譜技術探幽入微(2019-10-17)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發布了一則關于微生物分析研究的新消息,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杜文斌研究組和黃力研究組共同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納升注射技術,可以將生物化學反應微縮在一…[詳情]
利用單細胞拉曼結合重水標記篩選高活性土壤解磷微生物(2019-06-12)
近日,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朱永官研究團隊發展了利用單細胞拉曼結合重水標記篩選高活性土壤解磷微生物的新方法,該方法可以無損檢測土壤環境中不可培養的微生物,從而挖掘出具有強解磷功能的…[詳情]
熊偉教授:新型質譜技術讓神經化學研究進入單細胞時代(2017-04-19)
單細胞技術不僅在測序方面取得了極大進展,單細胞質譜分析也正在逐漸得到更多的關注。與用于分析單個細胞基因組的單細胞測序不同,單細胞質譜主要是研究單個細胞內的代謝物情況。 今年初,中國科大的…[詳情]
中科大科學家建立起一套穩定的單細胞質譜分析技術(2017-04-11)
近日,中科大科學家開展了一項科學研究,此研究通過對腦區單個神經元內的數千種化學小分子進行了快速質譜檢測,成功建立了一套穩定的單細胞質譜分析技術。 近日,PNAS上一發表了來自中科大科學家的一…[詳情]
國內高校研發單細胞電生理與質譜聯合檢測平臺(2017-03-01)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黃光明教授與生命科學學院熊偉教授開展緊密合作,基于自行開發的單細胞電生理與質譜聯合檢測平臺,對小鼠大腦中單個神經元開展了多種化學成分的快速質譜…[詳情]
青島能源所成功研發單細胞分選與測序對接技術(2017-02-13)
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張強和王婷婷等發明了一種名為“FOCOT”(FacileOne-Cell-One-Tube的縮寫)的方法,能夠精確、高速、低成本地分離、獲取與分裝單個微生物細胞,從而與單細胞測序直接對…[詳情]
The Scientist:2015四大技術突破(成像、光遺傳學、單細胞分析、CRISIPR)(2016-06-29)
12月24日,TheScientist評選出了“TopTechnicalAdvances2015”,成像、光遺傳學、單細胞分析以及基因編輯技術CRISIPR入選。那么,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四大技術在過去的一年中都取得了哪些進展…[詳情]
單細胞轉錄組和甲基化組測序新技術被發現(2016-06-29)
單細胞轉錄組和甲基化組分析已經成為了單細胞研究的強大工具。然而,在單細胞中揭示DNA甲基化與基因表達的直接關聯還比較困難。這是因為細胞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又不能同時檢測一個細胞的轉錄組和…[詳情]
上海生科院通過單細胞RNA測序對軀體感覺神經元重新分類(2015-12-31)
12月22日的CellResearch雜志在線報道,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旭研究組研究發現,通過高覆蓋的單細胞測序和以神經元大小為參考的層次聚類,可對小鼠背根神經節初級感覺神經…[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