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
新型碳氮材料的儲能應用與空間限域的自催化制備研究獲進展(2017-06-28)
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與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等合作,成功制備出一種新型導電碳氮化合物。該材料具有豐富介孔和微孔結構,氮含量高達~15at%,優異導電性為>2Scm−1,在應用于超級電…[詳情]
科學家實現一步法高效制備石墨烯/黑磷烯平面超級電容器(2017-06-28)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任文才團隊合作,通過掩膜版協助一步過濾法制備出具有疊層結構的二維黑磷烯與石墨烯復…[詳情]
激光冷卻控制技術實現新突破 為量子器件制備提供方向(2017-06-05)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的物理學家們采用和原子鐘實驗中一樣的邏輯,找到了控制單個帶電分子,或者離子團(molecularions)的量子性質的方法。 這項新技術達成了一個難以觸及的目標:使分子在…[詳情]
石墨烯與量子點混合技術制備超光波譜范圍圖像傳感器(2017-06-05)
近期,來自光子科學研究所(簡稱ICFO)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全新的圖像處理芯片。該圖像處理芯片借助于新型的納米石墨烯和量子點混合技術,首次讓數字相機能夠成功同時捕捉來自紅外/紫外線和可見光部…[詳情]
《一種銀納米-乳糖鍵合硅膠富水色譜固定相及其制備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17-05-27)
日前,從江蘇鎮江檢驗檢疫局得到消息,由該局綜合技術中心陳桐博士研究發明的《一種銀納米-乳糖鍵合硅膠富水色譜固定相及其制備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新型的綠色環保的銀納米-乳糖鍵合硅膠富水色…[詳情]
中科院固體所柔性應變傳感器制備研究取得新進展(2017-05-23)
近期,固體所費廣濤研究員課題組在柔性應變傳感器的制備及力敏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聚苯胺的數碼相機照片 相關研究成果以FlexiblestrainsensorwithhighperformancebasedonPANI/PDMSfilms為題…[詳情]
“生物質石墨烯材料綠色宏量制備工藝項目”通過專家鑒定(2017-05-19)
傳統印象里石墨烯只能來源于石墨礦物質,現如今有一種新方法顛覆傳統,我國專家利用從玉米芯中提取糠醛等物質后剩余的纖維素為原料制備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同時還實現了批量生產,已創超億元產值。…[詳情]
電擊穿制備固態納米孔及其3D形態操控研究獲進展(2017-05-16)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精準醫療單分子診斷技術研究中心與南開大學田建團隊合作在電擊穿制備固態納米孔技術及其3D形態操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3D nanopore shape c…[詳情]
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規劃,新材料國產化制備有望獲益(2017-05-15)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14日,在備受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從現實維度,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的時代,是擺在全人類…[詳情]
北航大與微電子所成功制備80納米STT-MRAM器件(2017-05-10)
存儲器是當今每一個計算機系統、存儲方案和移動設備都使用的關鍵部件之一。存儲器的性能、可擴展性,可靠性和成本是決定推向市場的每個系統產品經濟上成功或失敗的主要標準。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