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
新疆理化所下一代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突破(2017-07-27)
近期,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課題組通過系統總結含鹵素硼酸鹽體系(Coord.Chem.Rev.2016,323,15),基于材料模擬方法提出了一種將(BO3F)4-功能…[詳情]
核殼結構MoS2/碳納米管納米復合物及其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研究獲進展(2017-07-26)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激光材料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俊課題組在具有核殼結構的MoS2/碳納米管納米復合物及其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工作在ChemistryAEuro…[詳情]
新疆理化所探索下一代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突破(2017-07-26)
深紫外(λ<200nm)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是獲得全固態深紫外激光的必不可少的晶體材料。目前只有我國科學家陳創天等發明KBe2BO3F2(KBBF)晶體能在實際中直接倍頻輸出深紫外激光。KBBF晶體已…[詳情]
新疆理化所中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取得進展(2017-07-19)
非線性光學晶體是一種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在頻率轉換、光參量振蕩、電光調制和通訊等現代技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能夠產生可見、紫外光的非線性光學晶體,如KTiOPO4(KTP),LiB3O5(LB…[詳情]
中科院在設計合成新型硼酸鹽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2017-07-18)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研究團隊在設計合成新型紫外光學晶體材料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探索研究,通過大量實驗,合成出具有新穎結構特點的硼酸鹽Li6Zn3(BO3)4。相關研究成果作為…[詳情]
臺灣大川光學研發全球首臺最小手持拉曼光譜儀(2017-07-03)
臺灣大川光學百分百自主研發出全球第一臺最小的手持拉曼光譜儀,其同類產品去年在中國市場擁有3600萬元的采購量,為搶占龐大商機,大川計劃在2017年底前引進策略合作伙伴來共同經營這塊市場。…[詳情]
掃描近場光學顯微鏡助力太陽能電池納米級精度檢測(2017-07-03)
美國家技術標準研究院(NIST)近日發布消息聲稱,該機構研究人員利用兩種新技術,首次以納米級精度檢測了廣泛使用的太陽能電池的化學成分及缺陷的變化。 在研究中,NIST科學家利用兩種依賴原子力顯…[詳情]
德國研發新型光學測量系統 有望打開更大無損檢測市場(2017-06-27)
光學系統的應用范圍主要在制造工業。由于需要聚焦(射線引導)鏡頭,目前在醫療或航天技術方面的應用還常常受限。因為新的脈沖激光源產生的輻射強度,超過常規的玻璃透鏡和陣列器件。石英玻璃或鉆石等…[詳情]
新型雙光子激發的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系統研制成功(2017-06-22)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鄭煒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教授HariShroff合作,成功研發出新型雙光子激發的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系統。 該系統同時具備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功能和大深度三維…[詳情]
美國科學家成功研發新一代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2017-06-21)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作為一種常見的臨床診斷成像方法,通過掃描即可得到生物組織二維或三維圖像,但由于相干成像而產生的半點噪聲卻嚴重限制了OCT的診療潛力。為此,美國研究人員對這以技術進行改…[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