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
我國人工光合成領域首個基礎科學中心啟動(2021-05-25)
4月16~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人工光合成”基礎科學中心啟動會在大連舉行。“人工光合成”基礎科學中心系2020年獲批的項目,也是我國人工光合成領域的首個基礎科學中…[詳情]
發展智慧農業 進行光合有效輻射監測較重要(2021-05-13)
我國是農業大國,而非農業強國。近30年來果園高產量主要依靠農藥化肥的大量投入,大部分化肥和水資源沒有被有效利用而隨地棄置,導致大量養分損失并造成環境污染。我國農業生產仍然以傳統生產模式…[詳情]
新裝置實現人工光合作用 仿生學發展可期(2020-09-08)
科學是一門格物致知的學問,是一個通過已有的技術、工具去探索更深層次的或者未知的內容的過程。而大自然包羅萬象,也因為這個原因,如今的科學細化成了眾多的領域,像是生物科學、材料學、電…[詳情]
俄羅斯科學家首創利用光合作用合成3D打印材料(2017-12-08)
據《俄羅斯報》報道,俄羅斯化學家發明了一種全新的3D打印材料,其本質是由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在陽光的作用下合成的纖維素。科學家用這種纖維素制成獨特的PEF材料,3D打印機可用它打出各種產品。 …[詳情]
俄羅斯科學家首創利用光合作用合成3D打印材料(2017-12-07)
據《俄羅斯報》報道,俄羅斯化學家發明了一種全新的3D打印材料,其本質是由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在陽光的作用下合成的纖維素。科學家用這種纖維素制成獨特的PEF材料,3D打印機可用它打出各種產品。 …[詳情]
高效人工光合制氫成功(2017-11-17)
11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南京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學院張侃教授等通過缺陷誘導的外延生長法,合成出了硫化鎘、硫化鉬異質結構光催化劑。保證了人工光合作用制氫的高效率,并且極大地降低了成本。這…[詳情]
高效人工光合制氫成功(2017-11-17)
11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南京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學院張侃教授等通過缺陷誘導的外延生長法,合成出了硫化鎘、硫化鉬異質結構光催化劑。保證了人工光合作用制氫的高效率,并且極大地降低了成本。這…[詳情]
德科學家借助人工光合作用高效固碳(2016-12-08)
應對氣候變化措施中,減少空氣中溫室氣體含量是重要一項。德國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在實驗室中研究出一種人工光合作用方法,可以更快地固定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卡爾文循環是一…[詳情]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2016-06-03)
光合作用是光合生物利用太陽能將CO2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為地球上異養生命體的繁衍提供了物質保障。光合作用過程中,有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由CO2固定酶,即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詳情]
生物物理所在光合作用超級復合物結構研究中獲重要進展(2016-05-24)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研究組、章新政研究組與常文瑞/李梅研究組通力合作,聯合攻關,通過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在3.2埃分辨率下解析了高等植物(菠菜)光系統II-捕光復合物II超級膜蛋白…[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