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
中科院承擔兩項國家研發項目 將研制數個監測設備(2016-08-08)
據了解,由該院李新研究員領銜的“生態系統關鍵參量監測設備研制與生態物聯網示范”項目,項目總經費546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經費3000萬元,執行年限為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將研制采集監測設備、數據…[詳情]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研制出新型甲醛濃度實時檢測儀(2016-07-29)
日前,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傳感創新中心周連群團隊的甲醛濃度檢測儀和芯片“健康果”研制成功并進入市場批量銷售。…[詳情]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納米薄膜有望開辟發電新路(2016-07-19)
一陣微風,能燒熱你家的電飯鍋;一片安靜的海,能點亮全中國的路燈。近日在北京召開的“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國際學術會議”上,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表示,他的“納米發電機”能夠…[詳情]
中科院發布古創造名錄 激發我國科研創新力量(2016-07-15)
導讀:7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發布《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圖書,最終推選出古代科學發現與創造、技術發明、工程成就共88項。中國擁有悠久輝煌的歷史積淀,四大發明曾遙遙領先于其他各國,先人在…[詳情]
中科院重點項目“212工程項目”課題通過驗收(2016-07-06)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大連旅順組織召開了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重點部署項目、沈陽自動化所“十二五”重大突破之一、“212工程項目”所屬“水下無人系統油…[詳情]
中科院教授:“煤改氣”加重北京霧霾(2016-07-05)
國務院頒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各地紛紛提出相關對策,天然氣被戴上了清潔能源的桂冠。許多地方“一哄而上”大規模推行“煤改氣”,有的地方還強迫企業“煤改氣&r…[詳情]
中科院新型過氧化爆炸物檢測獲進展(2016-07-01)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快速分離與檢測研究組李海洋研究團隊在新型過氧化爆炸物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采用試劑分子輔助光電離正離子遷移譜,結合時間分辨熱解析進樣技術,實現了TAT…[詳情]
中科院光電所:“光學扳手”鏡頭可以更輕薄(2016-06-29)
未來的顯微鏡、望遠鏡甚至相機鏡頭,或許不再需要復雜、笨重的鏡頭組,僅通過納米級厚度的平面薄膜,便可完成光的聚焦、偏轉等控制。 日前從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光電所)獲悉,在國家973項…[詳情]
中科院新型過氧化爆炸物檢測獲進展(2016-06-29)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快速分離與檢測研究組李海洋研究團隊在新型過氧化爆炸物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采用試劑分子輔助光電離正離子遷移譜,結合時間分辨熱解析進樣技術,實現了TAT…[詳情]
中科院購置實驗室儀器 顯微鏡步入智能化發展階段(2016-06-20)
導讀:近日,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以10782.67萬元的預算,對《中國科學院2016年儀器設備部門集中采購項目(第一批)》進行公開招標。本次招標主要涉及質譜和顯微鏡等儀器。隨著工業4.0的到來,國家對顯微鏡…[詳情]